《定風波》教案
2、以小寓大,言外無窮。
道中遇雨本是生活中常事,但道出人生哲理:人世哪個不遇風雨,遇風雨怎樣面對,應該是在自然風雨中鎮定自若,在仕途風雨中泰然處之,在痛苦中曠達自解,在醒悟中超脫曠達。這些都滲透出他放開眼量,洞達事理,自我調節、曠達通脫一系列的人生哲理。
六、作業
1、聯系蘇軾的一生探究他的曠達胸襟及超脫性格的由來,并討論從他身上我們應該學習的是什么(和學生互動)。
蘇軾宦海沉浮一輩子,他從沒拋棄過世俗生活和仕途生活,他的“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鬢微霜,又何妨……”說明他是多以的渴望建功立業。《江城子》;“大江東去,浪淘盡……一尊還酹江月”表現了他在壯志難酬時還有許多感概。但宦海的風波,仕途的坎坷使他不得不希望獲得精神解脫,“歸去”,可見也是自我慰藉的最好方式,“曠達”“超脫”的性格來自于“政治風雨”來自于對人生空漠的看透和體驗。
從他身上應該學習他對待人生的曠達胸襟,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難,也要樂觀自信,不能沮喪沉淪。
2、“一蓑煙雨任平生”表現了他怎樣的品質?
表現詞人無懼苦難,聽任自然勇往直前的意志品質。
3、背誦這首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