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課《短文兩篇》三維教案
上課時間: 年 月 日 第 周 星期 課時編號: 28
課題
15 短文兩篇·(一)談讀書
課型
常規課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學習文中運用比喻、排比等修辭進行說理的方法
積累文中出現的精辟的句子
過程與方法目標
舉例論證、道理論證、比喻論證等方法的運用
情感態度目標
體會學習課文中出現的名言警句
重點
舉例、道理、比喻論證方法的運用
難點
學習簡練的論述語言
教 學 過 程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設 計 意 圖
一、簡介導入
培根(1561—1626)英國哲學家、作家。《隨筆》是其主要文學著作,開創英國隨筆這特有體裁。
聽導入
了解文學常識
二、指導學生通讀全文,把握內容
這篇隨筆寫法不同一般,它論述的范圍相當廣泛,語言十分簡練,幾乎一句話就是一個觀點。
聽介紹
了解隨筆
三、理解文章內容
作者從哪幾個方面談讀書?
…得過且過/…顯其有知/……
討論交流
理清結構
1.闡述讀書的正確目的。
2.闡述讀書的方法。
3.闡述讀書能塑造性格和彌補缺陷。
討論交流
理解文意
四、總結、歸納
五、作業:積累寫作素材和經驗
教
后
反
思
上課時間: 年 月 日 第 周 星期 課時編號: 29
課題
15 短文兩篇·(二)不求甚解
課型
常規課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探究精神
認識讀書的益處
過程與方法目標
培養學生搜集資料、處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態度目標
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重點
培養搜集資料、處理信息的能力
難點
認識讀書的益處
教 學 過 程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設 計 意 圖
一、簡介導入(略)
二、聽讀課文,一邊聽一邊思考然后回答:
①本文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②“好讀書” 和“不求甚解” 的關系?
討論交流
理解本文意旨
③肯定“不求甚解” 的方法為什么要
反對馬馬虎虎的態度?
④本文主要討論了什么問題,用了哪些
論證方法?
三、拓展訓練:仿寫
思考、討論、出新
培養多向思維①“見風使舵”新解 ②“班門弄斧”辯 ③“濫竿充數”辯
四、作業
背誦課文
教
后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