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記
廣宇學校—XX學年度第一學期初三年級語文學科教案
課題 《醉翁亭記》 課時2
備課人 審核人
教學目標
1.積累文言詞語,掌握一些常用實詞的詞義和重要虛詞的用法。
2.體會作者寄情山水與民同樂的情懷。
重點難點
1.作者游覽山水的樂趣及與民同樂的情懷。
2.“樂”為主線,前呼后應,嚴謹的結構。
3.散中有整、別具一格、錯落有 致的句式。
板書設計
醉 環境:環滁—瑯琊山—釀泉—醉翁亭
亭 亭名:作亭者—命名者—命名之意
翁 山水樂
風景畫:朝、暮、春、夏、秋、冬
亭
風俗畫:滁人游、太守宴 、眾賓歡、太守醉 宴酣樂
記 太守歸——禽鳥樂
歸
主旨:醉——醒 太守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慶歷四年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范仲淹慶歷五年被貶鄧州,歐陽修也在慶歷五年被貶滁州,我們知道范仲淹在被貶的第二年也就是慶歷六年寫下了傳誦千古的名篇《岳陽樓記》,寄托了自己“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巧的是同一年歐陽修也在滁州寫下了另一千古名篇——《醉翁亭記》,今天就讓我們一起欣賞這篇美文吧!
二、自讀感知,整體把握
1.關于作者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吉水廬陵(今江西吉安)人。北宋文學家。宋代文學革新運動的領導人物,被后世 尊為“唐宋八大家” 之一,散文、詩詞、史傳等都有相當成就。他的《六一詩話》開創了“詩話”這一新的體裁,為后世詩歌理論的發展,提供了簡便靈活的形式。
2.初讀課文,讀準字音,讀出駢句的韻律節 奏。
環滁(chú) 壑(hè) 瑯琊(1ánɡ yá) 潺潺(chán) 輒(zhé) 霏(fēi) 暝(mínɡ) 晦(huì) 傴僂(yǔ lǚ) 提攜(xié) 蔌(sù) 酒洌(liè) 觥籌(ɡōnɡ) 弈(yì)翳(yì) 頹然(tuí) 肴(yá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