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標初中語文九年級(上)第五單元教案
主要教學步驟:
1.默讀課文,按時間順序復述故事(楊修數犯曹操之忌、曹操以“惑亂軍心”為由殺死楊修、曹操兵敗斜谷厚葬楊修)。
2.學生分成八個學習小組,每一組選擇其中一個小故事改編成課本劇(要求充分發揮集體才智,先進行大膽合理的想象將故事創編得生動具體些,然后分角色活靈活現地將故事表演給大家看。組與組之間展開競爭)。
3.分組活動15分鐘,然后按故事的發展順序,各小組分別上臺表演。
4.評選最佳創編組、最佳演員。
5.一線采風。
現場采訪最佳創編組負責人:你們大膽創編的依據是什么?
現場采訪曹操最佳扮演者:當你走進角色,你對曹操這一人物有了哪些新的認識?
現場采訪楊修最佳扮演者:你認為楊修是一個什么樣的人?你從他身上得到了哪些教訓?
[方案二]
教學角度:縱式結構,層層深入,整體感知把握情節,細節品味感受形象,研讀探究明確主旨,拓展延伸豐富課堂。三槐居語文論壇9@(t-\-s$^#i5e#r
主要教學步驟:
1.導入激趣:教師講述《世說新語•捷悟篇》“魏武過曹娥碑下”,學生初識楊修的才智。
2.整體感知:(1)學生默讀全文,結合注釋讀懂文意;(2)為每一則小故事擬一個小標題;(3)按行文順序復述故事。
3.細節品味:細讀課文寫楊修數犯曹操之忌的幾則故事,思考:(1)楊修是一個什么樣的人?(2)揣摩曹操的心理,說說曹操在這幾個故事中表現出來的性格特征。
4.難點探究:楊修之死,誰之過?(先小組討論,然后集體交流,如果分歧較大,可適機展開辯論,教師適時介入,引導學生認識楊修是曹氏政權爭斗的犧牲品。)
5.拓展延伸:講幾則曹操的故事,說一說你心目中的曹操。
《范進中舉》教學新點子)
[方案一]
教學角度:一字經緯——圍繞一個“變”字組織課堂教學。
主要教學步驟:
1.教師簡介封建社會的科舉制度引入。
2.整體把握:默讀全篇,在最短時間內提取課文主要信息,了解故事情節,然后分別用一句話、一段話概述課文內容。
3.尋“變”——請同學們帶著發現的眼光讀課文,你能捕捉住文章里人物的變化嗎?
4.說“變”——在學生充分朗讀發現之后,集體交流尋讀所得。
5.議“變”——胡屠夫、眾鄉鄰、張鄉紳對范進態度的變化反映了當時怎樣的眾生相?范進的癡迷科舉與這有沒有聯系?
6.讀“變”——選擇文中某一處最典型的最鮮明的變化讀一讀,讀得夸張、生動些。
7.續“變”——老童生范進垂老之年意外收獲了功名,無米下炊、遭人唾棄的生活狀態徹底改變。他的有生之年還可能演繹什么變幻莫測的故事呢?請在想象的國度幫他策劃吧(提出要求:秉承諷刺藝術,關照社會現實,合乎人物性格,想象大膽新奇)。
[方案二],
教學角度:演讀——感受文章的諷刺藝術;演說——加深對作品主題的認識。
主要教學步驟:
1.由古時流傳的“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千鐘粟,書中自有顏如玉”趣談引入。
2.整體把握:(方法同上2)
3.走進演讀廳:(1)快速瀏覽課文,圈點勾畫可笑之處。(2)思考批注:可笑的背后隱含著什么?(3)交流。(4)根據個人的喜好,擇其一處或幾處文段進行表演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