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千古風流人物”設計方案
第四,不自量力和缺乏自知之明最能說明諸葛亮不是一個聰明人。蜀國和魏國,力量對比懸殊,況且劉備死后,蜀國就已元氣大傷,而諸葛亮還要六出祁山,進攻魏國,雖說吳蜀這時已重歸于好,諸葛亮口上說聯合東吳,行動卻一意孤行,六出祁山。當時,陸遜還在,倘若吳蜀聯手,東西夾擊,司馬懿也不能不在漫長戰線疲于奔命,但諸葛亮沒有這樣做,結果屢戰屢敗。倘若只有一二次失敗還情由可原,可是還有三四五六次的失敗,這也只能說明諸葛亮不智了。
總之,諸葛亮雖在具體某一仗中能取勝,但往往在統籌全局或關鍵性的問題上,一而再,再而三的失誤?這能說明諸葛亮聰明嗎?
· 奇 遇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我凝視著墻上那段至理名言,腦海中又浮現出了令我尊敬一生的文學大儒——魯迅先生。
“魯迅先生到底是怎樣一個人呢”帶著這個疑問,我掉進了“月光寶盒”,穿越時空隧道,準備去尋尋那位令我牽腸掛肚的文人,讓我一睹他的風采。
“嗡”的一下,我不知道飄向了何處,定睛一看,哇,好凄涼的一片,我仔細的觀察了一會,噫,這地方我好象見過似的,好熟悉的景象啊。
我沉思了一會兒,終于想起了,對,這就是魯迅在小說中描述的“s城”----------紹興。魯迅那么愛他的故鄉,那他肯定在這里啦!于是,我來到了魯迅的家中,輕扣他的家門,許久沒有人答應,我于是失禮的推開了門,到了他的家中。我剛走幾步,眼前突然出現了一個熟悉的身影,只見這人已經年老體弱,身子骨已不硬朗,難道這人就是魯迅?我驚奇的走上前去,禮貌的問道:“請問您是魯迅先生嗎?”那個人驚奇的轉過頭說道:“對,你是什么人?”
“我是21世紀的一位中學生,我從小就很仰慕您,您太偉大了,您在中國乃至全世界影響非常大,您的文學作品是我們必讀的圖書,您的思想精神一直牽引著我們,您為什么會取得如此大的成功呢?” “你們太抬舉我了,我的這些成就都不足掛齒,至于我的成功,其實只要你努力,選擇正確的目標,再加上你的一點靈氣,萬事不難,想當初,我棄醫從文,也振奮是我的正確選擇,我才會取得這些成績。”
我恍然大悟,笑著離開了紹興,從“月光寶盒”中又跳了出來,我欣喜,終于讀懂了魯迅,讀懂了自己該走的路。
· 永遠的英雄
生當為人杰,死亦為鬼雄.
-----題記
英雄,一個美麗的字眼.有人說,英雄是疆場上揮劍的英姿;有人說,英雄是內憂外患時文人的憤慨;但我說,英雄是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