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醉花陰》
醉 花 陰 李清照
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
紗櫥,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
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這首詞寫于李清照生活的前期,抒寫詞人獨居寂寞無聊的心緒。
“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九月九日通常是秋高氣爽的天氣,可詞人一開始就寫了“薄霧濃云”,這應是形容熏香的煙霧,同時也寫出詞人內心的愁悶。因為相思之情難以排遣,所以倍覺時間的漫長,整日愁苦,度日如年。詞人百無聊賴,看著瑞腦香在金獸的香爐里慢慢燃燒,以消磨時光。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玉枕 ”,磁制的涼枕。“紗櫥”,帶木架的紗帳。又是重陽佳節了,夜半的涼意使她難以安睡。詞人沒有直接寫“每逢佳節倍思親”,而是具體地描寫獨宿孤眠,涼氣逼人。而寫身體的感到涼,其實是寫內心的涼,如果趙明誠在她身邊,又該是別一種感受了,所以在這涼意中,正是表現了對趙明誠的苦苦思念。
上片描寫室內的生活,以自己的寂寞孤苦寫對人的思念。下片把場景移到了室外,寫東籬賞菊,寄托相思之情。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東籬”是栽菊的地方,陶淵明有“采菊東籬下”的詩句。古人有重陽佳節賞菊飲酒的習慣,此時一人在黃昏時賞菊東籬,更增添了對丈夫的思念。“暗香”指菊花的幽香,古詩有“馨香盈懷袖,路遠莫致之”,往日兩人曾一起飲酒,一起賞花,共同陶醉于沁人心脾的香氣之中,現在菊花又傳來陣陣幽香,但兩人遠隔千里,無法把香氣送給遠方的他,借古詩暗寫了自己的心情。
結尾三句“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消魂”同“銷魂”,形容愁苦悲傷之極,如同魂魄離體,“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江淹《別賦》)。“簾卷西風”應是“西風卷簾”,因平仄詞序作了調整,但這樣寫別有意趣,很是新巧。不要說不消魂,西風吹動著簾子送來秋意,菊花隨著時令的變冷也將漸漸的枯萎,而憔悴的人比秋風中飄搖的菊花還要消瘦。“瘦”字一般用來形容人,而此處作者把它用來形容花,這是她的創造,如她的“應是綠肥紅瘦”(《如夢令》),而又自愛自憐,因相思而憔悴,該比黃花還要瘦了。宋無名氏《如夢令》有“依舊,依舊,人與綠楊俱瘦”句,清許昂霄《詞綜偶評》指出李清照這首詞的“結句亦從‘人與綠楊俱瘦’脫出,但語意較工妙耳。”確實詞人既善于學習又善于創新,在此畫出了一幅因離愁的縈繞而魂消形減的自畫像。
這首詞寫離別相思之苦,但又沒有一個字直接寫相思,寫愁苦,然于字里行間又浸透詞人的離別之苦,相思之情。詞意含蓄,意境空靈,而情懷悠遠。尤其是詞的結尾三句,受人激賞。據說李清照將這首詞寄給趙明誠,明誠賞嘆,自愧不如,又有求勝之心,于是閉門謝客,用了三天三夜作詞五十闋,并故意把李清照的詞混在里面,請朋友陸德夫看。陸德夫賞玩了半天說:“只三句絕佳”,明誠問哪三句,陸德夫說:“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這三句正好是李清照所寫,可見李清照詞的工妙,善于以清新自然的語言抒寫真摯的情感,堪稱詞作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