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醉花陰》
姜夔終身布衣,不曾仕宦,當然更不可能帶兵殺敵,因此,他不能象岳飛、辛棄疾那樣發為壯詞。他對國事的關懷,是用比興寄托的手法寫入詞中,委婉蘊藉。張炎《詞源》說他的詞“不惟清空,又且騷雅,讀之使人神觀飛越。”“騷雅”便有格調,“清空”就有神韻。這首《揚州慢》詞,寫揚州戰亂后的蕭條景象,感懷家國,哀時傷亂,抒寫了深沉的“黍離之悲”。詞中還融化了杜牧的詩句,使形象更加鮮明,增加了文采,又以昔日的繁華,反襯了今日的荒涼,反而使詞更沉郁,內容更豐厚。詞中“過”、“盡”、“自”、“廢”、“漸”、“杜”、“算”、“縱”、“二”、“念”等字都作去聲,用于領頭處,增加了句子的跌宕飛動之美,而將去聲字用于句子中間,則增加句子的傳神之韻,如“波心蕩,冷月無聲”中的“蕩”字,以響亮的聲音來體現水波蕩漾,冷月無聲的境界,既具神韻又添音韻之諧婉。這首詞正體現了姜夔作詞追求“騷雅”和“清空”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