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我所欲也
【達標檢測】 四(一)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①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②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③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④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 不用也?⑤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避患者何不為也?⑥由是則生而有不 用也;由是則可以避患而有不為也。⑦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⑧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⑨
1.這段文字用魚比喻________,用熊掌比喻 ________,用舍魚而取熊掌比喻______。文中還把______和______進行對比,指出人世間有比______更寶貴的東西,就是______;也有比_______更可怕的東西,即__________。
2.這段文字的中心論點( ) a.①句 b.②句 c.⑧句 d.⑨句
3.這段文字用到的論證方法有( )。
a、比喻論證法、舉例論證法、說理論證法 b.比喻論證法、舉例論證法、對比論證法
c.說理論證法、對比論證法、比喻論證法d.說理論證法、對比論證法、舉例論證法
(二)
甲 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 乏者得我與?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節選自《魚我所欲也》)
乙 孔子見齊景公,景公致廩丘①以為養②。孔子辭不受,入謂弟子曰:“吾聞君子當功以受祿。今說景公,景公未之以行③而賜之廩丘,其不知丘④也亦甚矣。”令弟子趣駕,辭而行。
注:①廩丘:地名。②養:供養之地。③未之行:沒有采納我的主張。④丘:孔子,名丘。(節選自《呂氏春秋》)
1、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思。(2分)
(1)萬鐘于我何加焉 何加 (2)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得:
2、用現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4分)
(1)是亦不可以已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