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家》的序和跋
《作文雜談》是怎樣的一本書,有什么特點,有什么價值,我想,讀者看到了我上文的介紹自然明白,我再嘮叨反而成了多嘴。而且一位博學的長者的寫作體驗,好比一桌豐盛的筵席,讀者是搛一箸紅煨熊掌,還是舀一匙竹蓀雙脆湯,要隨心所欲才好,如果有人從旁不厭其煩地指指點點,說該怎么吃怎么吃,是一定會惹得與筵者皺眉的。但有一點我還要提一下,就是作者把作文的方法看得很活。他說“條條道路通北京”,他并不把自己所談看成學習寫作的不二法門,也不認為世界上有這種不二法門。作文在有法無法之間,這也許是中行同志許多寶貴的體驗中很重要的一點吧。我想,讀者讀這本書,不要抱上西天取經(jīng)的態(tài)度,意味可以從中取得無量妙法,要抱逛花兒市的態(tài)度,花是隨心草,撿順心的買幾朵幾枝,賞色聞香,自得其樂。要活讀,不要死讀,這才合乎作者的意趣。寫到這里,偶然抬頭看見墻上掛著的一幅畫,是友人贈與的,畫的是枯木逢春,從那瘦棱棱的老枝上爆出很大的花朵——也許是玉蘭吧。我意味這樣的畫贈給中行同志是很合適的。我早年學過一陣子畫,但始終沒畫好。再練得好些,一定要為中行同志畫這么一幅,祝愿老枝上的新花,開得越來越多越好。序,緒也。作為一種文體,應該敘其著作的所由作。我寫下的似乎許多與序不相干,但文章作法既然很活,就算做序有何不可。質(zhì)之中行同志,然耶否耶?一九八四年五月,于山海樓1.本篇是為張中行著的《作文雜談》而寫的序文,主要內(nèi)容包括( )。a.介紹該書作者情況b.對《莊子•山水》的看法c.介紹該書的特點、價值d.“我”對作文的看法e.“我”想為書作者作畫2.給下列加紅字注音。規(guī)矩( )勉強( ) 謅( )踽踽( )竹蓀( ) 潛心( ) 箸( )3.解釋詞語:①曲高和寡:②踽踽:③忘年之交:④年逾古稀:⑤質(zhì)(之):4.本文從《莊子•山水》談起,其用意是( )。a.要像不材的山木那樣才能保全自己。b.沒有才能就像不能鳴的雁必將被毀滅。c.要學會圓滑的處事。d.論述作文在有法無法之間的道理。5.用詩句來談自己對作文的看法,其作用是( )。a.闡述自己的作文觀點。b.表明自己會寫詩作文。c.間接地印證張中行的寶貴經(jīng)驗。d.說明張中行的觀點和自己一樣。〖參考答案〗1.c 2.矩jǔ 強qiǎng 謅zhōu 踽jǔ 蓀sūn 潛qián 箸zhù 3.①曲調(diào)高深,能跟著唱的人很少。比喻言論或藝術(shù)作品不通俗,不能為廣大群眾所了解或欣賞。 ②形容獨自走路孤零零的樣子。 ③年歲差別大,行輩不同而交情深厚的朋友。 ④年齡超過了七十歲。 ⑤質(zhì):依據(jù)事實來問明或辨別是非。 4.d 5.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