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屆中考語文基礎知識復習
5. 表意不明
(1)指代不明
例如:有人主張接受,有人反對,他同意這種主張。(“這種主張”指代不明)
(2)有歧義
例如:①他請幾個營的干部參加座談會。(“幾個”修飾“營”還是“干部”?)
6. 不合邏輯
這里的“不合邏輯”指的是句子的意思在事理上講不過去。例如:“學習有態度與方法之分。”這句話形式上跟“生物有動物、植物和微生物之分”是一樣的,但“動物、植物和微生物”加起來等于“生物”,而“態度”和“方法”加起來不等于“學習”,所以這句話就是“不合邏輯”。
下面是一些邏輯上的有問題的類型。
(1)自相矛盾
例如:①他是多少個死難者中幸免的一個。(既然“幸免”,自然是沒有死,怎么能說是“死難者中的一個”呢?應改為“多少人死難了,他是幸免的一個。”)
(2)范圍不清
例如:①從事業的發展上看,還缺乏各項科學專家與各項人才。(各項人才包括科學家,不宜并列,該說“各學科的專家與其他人才”。)
(3)強加因果
例如:①最近我這位朋友去了一趟南方回來,結果他的思想依然如故。(去了南方回來思想變了,可以說是去了一趟南方的結果,現在“思想依然如故”,怎么能說是去了一趟南方的“結果”呢?)
(4)主客倒置
例如:①在那個時候,報紙與我接觸的機會是很少的。(應該是“我和報紙的接觸”。)
文學名著(中考集錦p74)
文學名著是對學生閱讀狀態的一種考察,考試目標主要為了解新課程標準建議課外閱讀的名著以及其他重要作家作品知識。常見考點有:1、了解作家作品知識。2、了解主要情節、典型事件、注意人物及性格。3、知識與作品相關的詩句,名言、成語與歇后語等。4、能說出自己的閱讀感受與體驗。5、對一些內容或人物作出自己的評價。
近年來名著閱讀越來越為命題者所青睞。常見的題型有:①識記辨別題:這類題的題型主要有填寫作品、人物、故事或既填人物又填故事等幾種。②理解該課題:這類題常見的是在理解的基礎上,概括出作品、人物、故事、戰役、成語等。③感悟評析題:這類題一般是由人物評書、內容評析、人物思想評析等。④滲透遷移題:這類題目一般是在理解課文內容基礎上遷移滲透。
總而言之,無論解答哪一類型的名著題,都是建立在閱讀的基礎之上,關鍵是平常要在課外閱讀名著方面多下功夫,注重日積月累并做好閱讀筆記,才會為解答提供寶貴的素材。
課內古詩文默寫
一。《課程標準》對古詩詞的閱讀要求是:
誦讀古代詩文,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背誦優秀詩文80篇。
對古詩詞閱讀的評價建議是:
評價學生閱讀古代詩詞和淺易文言文,重點在于考查學生記誦積累的過程,考察他們能否憑借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詩文的大意。
教學大綱的要求是:
誦讀古代詩詞和淺易文言文,能借助工具書理解內容,背誦一定數量的名篇。
二。中考語文對古詩詞的考查:
1、積累默寫,2、古詩詞賞析。
體現于“積累與運用”板塊。(三名:名篇、名段、名句)
三、根據題型,把握考點:了解中考古詩文默寫的常見題型及示例。
(1)對接型默寫:要求直接按課文原句填寫上句或下句。
示例:默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