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考文言文閱讀練習教學設計
文言文閱讀練習
一、無道人之短
無道人之短,無說己之長。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①。世譽不足慕,唯仁為紀綱②。隱心而后動③,謗議庸何傷?無使名過實,守愚圣所臧④。在涅貴不緇⑤,曖曖內含光⑥。柔弱生之徒,老氏戒剛強⑦。行行鄙夫志,悠悠故難量。慎言節飲食,知足勝不詳⑧。行之茍有恒,久久自芬芳。
(選自東漢•崔瑗⑨《文選》)
【注釋】
①施:給予,加惠。②紀綱:法度。③隱心:審度內心。④臧:善,好。⑤涅:黑泥,黑色顏料;涅而不緇,喻品格高尚,不受外界污染。⑥曖曖(ài):昏暗;日月無光。⑦老氏:指老子。《老子》第四十二章:“堅強死之徒,柔弱生之徒也。”這是誡逞強的話。⑧詳:通“祥”,吉利。⑨崔瑗(77-142),字子玉,安平(今河北省安平縣)人。東漢文學家、書法家。
【練習】
1.“無道人之短,無說己之長”流傳至今可歸納成一個成語:( )。
2.給下面的字注音并解釋它的意思,然后組詞:
①臧( )藏( )
②謗( )傍( )
③緇( )錙( )
④曖( )暖( )
⑤涅( )捏( )
3.下列加點詞和“無使名過實”中“名”的意思一樣的是( )。
a.名不符實 b.不名一文
c.莫名其妙 d.不能名其一處也
二、以學自損,不如無學
夫學者,所以求益①耳。見人讀數十卷書便自高昂大,凌忽②長者,輕慢同列③。人疾之如仇敵,惡之如鴟梟④。如此以學自損,不如無學也。
(選自南北朝•顏之推《顏氏家訓》)
【注釋】
①求益:求得長進。②凌忽:凌,欺侮;忽,輕視。③同列:同輩。④鴟(chī)梟(xiāo):兩種惡鳥,這是古人的看法。
【練習】
1.解釋句中加點的字:
①所以求益耳( )
②人疾之如仇敵( )
2.“如此以學自損,不如無學也”中“此”指代( )(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
3.短文告誡人們的一個道理是____________。
三、任末負笈從師
任末①年十四,負笈②從師,不懼險阻。每言:人若不學,則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編茅為庵③,削荊為筆,刻樹汁為墨。夜則映星月而讀,暗則縛麻蒿④自照。觀書有會意處,題其衣裳,以記其事。門徒悅其勤學,常以凈衣易之。臨終誡曰:“夫人好學,雖死猶存;不學者,雖存,謂之行尸走肉耳。”
(節選自東晉•王嘉《拾遺記》)
【注釋】
任末:人名。②笈(jí):書箱。③庵:茅草小屋。④麻蒿(hāo):植物名稱,點燃后可照明。
【練習】
1.下面句子中加點的詞解釋有誤的—項是( )。
a.或依林木之下(有時)
b.暗則縛麻蒿自照(捆扎)
c.負笈從師(背)
d.常以凈衣易之(容易)
2.與“謂之行尸走肉耳”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或依林木之下 b.悵恨久之
c.屬予作文以記之 d.輟耕之壟上
3.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與現代漢語不同的一項是:( )。
a.夫人好學 b.臨終誡曰
c.觀書有會意處 d.庶竭駑鈍
四、王生好學而不得法
王生好學而不得法。其友李生問之曰:“或謂君不善學,信乎?”王生不說,曰:“凡師者所言,吾悉能志之①,是不亦善學乎?”李生說②之曰:“孔子云‘學而不思則罔’,蓋學貴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終必無所成,何謂之善學也?”王生益慍,不應而還③走。居五日,李生故尋王生,告之曰:“夫善學者不恥下問,擇善者所應有邪?學者之大忌,莫逾自厭,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④,雖欲改勵,恐不及矣!”王生驚覺,謝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請銘之坐右,以昭炯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