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考文言文閱讀練習教學設計
文言文閱讀練習
一、史公不敢酣臥
一日,公①取左公②冠帶袍笏試諸身,左公適遇之。公色沮,左公笑曰:“子,公輔器也,薦繡③不足以辱子。”
張獻忠出沒蘄、黃、潛、桐間,公奉檄守御。偶逢令節,謂軍吏索酒飲之,酒未至,復呼軍吏曰:“禮賢館諸秀才當與其飲。顧夜已半,可賚④
酒資分饋之。”吏已往,乃命酒獨酌。庖人報黍肉⑤已盡餉士,索鹽豉⑥佐酒。公素善飲,飲至數斗不亂,自至軍絕飲。是夕,滿酌數十杯,因思先帝,淚泫然下。時微醺,遂憑幾臥,蓋公不解衣就寢者久矣。比明,將吏集轅門外,門未啟,軍吏遙謂曰:“相公方隱幾未寤,奈何?”知府任民育曰:“相公此夕不易得也,勿驚之。”且戒鼓人更擊四鼓。須臾公寤,天已曙,大驚,聞鼓聲,怒曰:“乃敢亂我軍法”使令縛至,趣斬之。諸將皆長跪言:“相公久勞苦,始得一夕假寤,不忍相驚,故亂鼓聲以待,此知府意也。”公意解,曰:“君固愛我,奈何以私愛變常法?”用赦鼓人,然自是不敢復酣臥矣。
【注釋】
①公:指史可法。②左公:指左光斗。③薦繡:蒿草一樣的服裝。④賚(lài):賞賜。⑤黍肉:指飯菜。⑥豉chì:豆豉。
【練習】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
(1)左公適遇之
(2)索鹽豉佐酒
(3)顧夜已半
(4)庖人報黍肉已盡餉士
(5)趣斬之
(6)比明
(7)須臾公寤
(8)乃敢亂我軍法
2.“公取左公冠帶袍笏試諸身”中的“諸”與下列哪句話中“諸”的含義相同
a.今諸生學于太學
b.投諸渤海之尾
c.王嘗語莊子以好樂,有諸?
d.諸子百家
3.“乃命酒獨酌”,聯系上下文,此處“酒”的意思是( )
二、執泥繪像
歙①俗多賈,有士人父壯時賈秦隴②間,去三十余載矣,獨影堂畫像存焉。一日父歸,其子疑之,潛以畫像比擬無一肖,拒曰:“吾父像肥皙,今瘠黧;像寡須,今髯多鬢皤③,乃至冠裳履綦④,一何殊也!”母出亦曰:“嘻!果遠矣。”已而,其父與其母亟話疇昔,及當時畫史姓名,繪像顛末,乃愜然阿⑤曰:“是吾夫也!”子于是乎禮而父焉。
(明劉元卿《賢奕編•警喻》)
【注釋】
①歙(shè):地名,今安徽歙縣一帶。 ②秦隴:秦州、隴州。 ③皤(pó):白。 ④綦(qí):鞋上的裝飾。⑤阿:驚訝聲。
【練習】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
(1)去三十余載矣 ( )
(2)潛以畫像比擬無一肖 ( )
(3)其父與其母亟話疇昔 ( )
(4)繪像顛末( )
2.與“子于是乎禮而父焉”中的“禮”的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君將哀而生之乎
b.春風又綠江南岸
c.中間力拉崩倒之聲
d.必先苦其心志,老其筋骨
三、越王苦會稽之恥
越王苦會稽之恥,欲深得民心,以致必死于吳,身不安枕席,口不甘厚味,目不視靡曼①,耳不聽鐘鼓。三年苦心勞力,焦唇干肺,內親群臣,下養百姓,以來其心。有甘肥,不足分,弗敢食;有酒,流之江,與民同之。身親耕而食,妻親織而衣。味禁珍,衣禁襲②,色禁二。時出行路,從車載食,以視孤寡老弱之潰病困窮顏色愁悴不贍者,必身自食之。于是屬諸大夫而告之,曰:“愿一與吳徼天之衷(求上天的裁正)。今吳越之國,相與俱殘,士大夫履肝肺,同日而死,孤與吳王接頸交臂而僨③,此孤之大愿也。若此而不可得也,內量吾國不足以傷吳,外事之諸侯不能害之,則孤將棄國家,釋群臣,服劍臂刃,變容貌,易姓名,執箕帚而臣事之,以與吳王爭一旦之死。孤雖知要領不屬,首足異處,四枝布裂,為天下戮,孤之志必將出焉。”于是異日果與吳戰于五湖,吳師大敗。遂大圍王宮,城門不守。禽夫差,戮吳相,殘吳二年而霸,此先順民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