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考文言文閱讀練習教學設計
(《呂氏春秋•順民》)
【注釋】
①靡曼:美色。 ②襲:襲為雙重衣。③僨(fèn):僵死
【練習】
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
⑴越王苦會稽之恥( )
⑵顏色愁悴不贍者( )
⑶屬諸大夫而告之( )
⑷服劍臂刃( )
⑸要領不屬( )
(6)為天下戮( )
2.文中加點字“要、枝、禽”的通假字是( )
a.腰、肢、擒 b.邀、支、擒
c.約、支、擒 d.邀、肢、親
3.與“下養百姓,以來其心”中的“以”字含義、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
a.故為之說,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
b.一絲而輕,以至于寸
c.下幽晦以多雨
d.不賂者以賂者喪
四、指喻
浦陽鄭君仲辨,左手之拇指有疹焉,隆起而粟。君疑之,以示人,人大笑,以為不足患。既三日,聚而如錢。憂之滋甚,又以示人,笑者如初。又三日,拇之大盈握①,近拇之指皆為之痛,肢體心膂②無不病者。懼而謀諸醫,醫視之,驚曰:“此疾之奇者,雖病在指,其實一身病也,不速治,且能傷身。然始發之時,終日可愈;三日,越旬可愈;今疾且成,已非三月不能瘳③。終日而愈,艾可治也;越旬而愈,藥可治也;至于既成,甚將延乎肝膈④,否亦將為一臂之憂。非有以御其內,其勢不止;非有以治其外,疾未易為之。”君從其言,日服湯劑,而傅⑤以善藥,果至二月而后瘳,三月而神色始復。
余因是思之:天下之事,常發于至微,而終為大患;始以為不足治,而終至于不可為。當其易也,惜旦夕之力,忽之而不顧;及其既成也,積歲月,疲思慮,而僅克之,如此指者多矣。
(明方孝孺《指喻》)
【注釋】
①握:四寸為一握。 ②膂(lǚ):脊梁骨。③瘳(chōu):病愈。 ④肝膈:泛指人體內臟。 ⑤傅:涂。
【練習】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
(1)人大笑,以為不足患( )
(2)既三日,聚而如錢( )
(3)懼而謀諸醫( )
(4)越旬可愈;今疾且成( )
2.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解釋錯誤的兩項是
a.懼而謀諸醫(謀劃)
b.甚將延乎肝膈(蔓延)
c.疾未易為之(變換)
d.積歲月,疲思慮,而僅克之(消除)
3.下列句子中的“之”,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
a.憂之滋甚,又以(之)示人指代“拇指疾患”
b.余因是思之(指代“引發的道理”)
c.惜旦夕之力,忽之而不顧(指代“各種疾病”)
d.積歲月,疲思慮,而僅克之指代“禍患”
五、王昭君
漢元帝后宮既多,不得常見,乃使畫工圖形,案圖召幸之。諸宮人皆賂畫工,多者十萬,少者也不減五萬。獨王嬙不肯,遂不得見。后匈奴如朝,求美人為閼氏①,于是上案圖,以昭君行。及去召見貌為后宮第一善應對舉止嫻雅。帝悔之,而名籍已定。帝重信于外國,故不復更人,乃
窮案其事,畫工皆棄市②,籍其家資,皆巨萬。畫工有杜陵毛延壽,為人形,丑好老少必得其真。安陵陳敞,新豐劉白、龔寬,并工狗馬,人形不逮延壽。杜陽望亦善畫,尤善布色。樊育亦善布色,皆同日棄市。京師畫工于是差稀。
(東晉葛洪《西京雜記》)
【注釋】
①閼氏(yānzhī):漢代匈奴王后的稱號。②棄市:在鬧市處死,并將尸體暴露街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