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文閱讀指導詳案
一、教學目標:1、 復習說明文的基本知識。
2、 掌握說明文閱讀中的解題思路及技巧
二、教學重點、難點:
掌握說明文閱讀中的解題思路及技巧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
說明文按照說明對象的不同可以分為事物說明文和事理說明文。能不能舉一些我們學過的課文的篇目呢?(《蘇州園林》《中國石拱橋》《故宮博物院》《奇妙的克隆》《大自然的語言》等等。)據我統計,初中三年共169篇課文,其中說明文不超過10篇,所占的比例很小,似乎不那么重要。但是在新課改以來,無錫地區每年中考都會考到說明文,看圖。所以千萬不能因為課本上學的篇目少而忽視說明文。今天我們這堂說明文閱讀指導課就專門教大家在考場短暫的時間內,準確地解答說明文問題的思路和技巧。
二、指導說明文閱讀的思路
1.初讀文本
在考場上,我們拿到一篇說明文之后,第一部是先看后面的問題呢還是先讀文章呢?毫無疑問,應該初讀文本,即快速瀏覽文章本身,了解大意。因考場上時間寶貴,不可能像平時那樣慢慢地讀,快速瀏覽的目的是把握文本的主要意思。所以我們應帶著任務讀:定對象、明結構、理順序。定對象,就是明確說明對象,說明的內容。一般可以通過看文章標題,找中心句等解決。明結構,譬如是總分式,還是層層深入的遞進式。理順序,包括時間順序,空間順序和邏輯順序。(原因——結果 現象——本質 主要——次要 特征——用途 概括——具體 整體——部分)
下面我們就通過練習來實踐初讀文本這一解題思路。
水是一種重要的營養素,被稱為六大營養素之首。人不可一日無水。一個人不吃飯,生命可維持一周以上,但如果滴水不進,兩三天就難活命。普通的人,體內三分之二都是水,一個體重60公斤的人,體內含水量達40公斤 ;而剛出生的嬰兒,整個身體的含水量占五分之四。而且人體的每個地方都離不開水,皮膚失水會引起干裂,內臟失水,會引起頭昏乏力,體溫升高,甚至危及生命。
水可以幫助人體進行新陳代謝。人體內的消化系統(包括排泄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以及皮膚、頭發甚至指甲等,每天都要消耗大量的水分,而這些失掉的水分必須及時給予補償,主要通過瓜果、蔬菜、飲料等進行補充,因為瓜果蔬菜的含水量一般在98%以上。
另外,水還可以調節體溫,無論是熱天或冷天,人的體溫都保持在37℃左右,這就是水的功勞。
水還可以保持肌肉的彈性、皮膚的柔軟和光滑,甚至可以潤滑關節,使你能立坐曲伸,舒展自如。
這段文字的說明對象是水,主要講了水對人生命的作用,分別從水是重要營養素、水可以幫助人體進行新陳代謝、水還可以調節體溫、水還可以保持肌肉的彈性、皮膚的柔軟和光滑等四個方面加以說明,這四個方面的內容不能顛倒,因為作者是按照由主要到次要的順序安排材料的。
過渡:通過初讀文本,我們迅速把握了說明文的主要內容。說明文是介紹事物闡明事理的文章,所以說明文的語言必須非常準確嚴密科學。初讀文本之后,我們就應該來著重品味說明文的語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