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詠月詩文》教案
《我的思念是圓的》,寫于1983年9月21日,是作者艾青晚期的作品。由于經歷了太多的飄零磨難,“文革”結束后,原本在艾青心中比較淡漠的親情變得濃郁起來。這首詩正表達了詩人心中的感觸。
字詞積累:天涯海角:形容極遠的地方或彼此之間相隔極遠。
1.詩人問:“在這樣的夜晚/會想起什么?”請問,你會想起什么?
2.“團聚的人家是歡樂的/骨肉被分割是痛苦的”,透過這一句,你能感受到作者的內心感情嗎?
3.你認為“我的思念是圓的”這一句寫得好嗎?談談你的理解。
4.艾青在這首詩里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詩人借中秋之月表現對祖國命運的關懷,對人民幸福的期待,抒發出對祖國統一的強烈愿望。
題目解說:
“我的”,把無形的思念說成是有形的圓,形象的語言中包孕著許多東西,比如說,我有一個成熟而圓滿的思念,我看到現實中的不圓,我追求美好的團圓……
三、研習課文
1、這首詩分兩節,第一節,詩人由“思念是圓的”聯想到最亮最圓的中秋月亮。月亮只有中秋圓,言外之意是說其他時候的不圓,在這樣的夜晚,人應該由不圓到圓。
第二節,由西瓜和蘋果都是圓的聯想到團聚的歡樂和“骨肉被分割”的痛苦,此時,詩意頓覺顯豁,渴望祖國統一、親人團聚之情躍然紙上。惟其如此,在這中秋之夜,望著明月,“誰能把月餅咽下”就變成了沉痛的責問了。
2.《我的思念是圓的》的結構特點:
第一節:思念圓——月亮圓——人不圓——何時圓
我的思念是圓的
第二節:思念圓——果瓜圓——家不圓——何時圓
3、《我的思念是圓的》一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詩人借中秋之月表現對祖國命運的關懷,對人民幸福的期待,抒發出對祖國統一的強烈愿望。
四.布置作業
1、背誦《十五夜望月》和《水調歌頭》。
2、完成《訓練三部曲》第十三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