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文言文復習資料1
和誰同道呢?” b謂賓倒裝 例:何有于我哉?“何有”是“有何”的倒裝。古漢語中,疑問代詞做賓語時,一般放在謂語的前
面。可譯為“有哪一樣”。 孔子云:“何陋之有?” “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的倒裝。可譯為“有什么簡陋呢?”“何”
,疑問代詞,“之”,助詞,無實在意義,在這里是賓語前置的標志。
二、 文言否定句中,代詞做賓語,賓語前置。例:僵臥孤村不自哀 “不自哀”是“不哀自”的倒裝,可譯為“不為自己感
到悲哀”。“自”,代詞,在否定句中,代詞做賓語要前置。另如“忌不自信”,“自信”即“信自”,意相信自己。
三、 用“之”或“是”把賓語提于動詞前,以突出強調賓語。這時的“之”只是賓語前置的標志,沒有什么實在意義。 例
:蓮之愛,同予者何人?“蓮之愛”即“愛蓮”的倒裝,可譯為“喜愛蓮花”。“之”,助詞,無實在意義,在這里是賓語前
置的標志。 孔子云:“何陋之有” “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的倒裝。可譯為“有什么簡陋呢”。“之”,助詞,無實在意
義,在這里是賓語前置的標志。
四、 介詞“以”的賓語比較活躍,即使不是疑問代詞,也可以前置,表示強調。例:是以謂之“文”也。 “是以”是“以
是”的倒裝,可譯為“因此”。“是”是指示代詞,指代前面的原因。
五、 其他,表示強調。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 “關山度”是“度關山”的倒裝。可譯為“跨過一道道關,越過一道道山
”。
(3)定語后置 文言文中,定語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詞前邊,但有時為了突出中心詞的地位,強調定語所表現的內容,或使
語氣流暢,往往把定語放在中心詞之后。
一、“中心詞+后置定語+者” 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 , “荷擔者三夫”是“三夫荷擔者”的倒裝,定語“三夫”后置,
以突出中心詞“荷擔者”,可譯為“三個能挑擔子的成年男子”。 峰回路轉,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亭翼然臨
于泉上”是“翼然臨于泉上亭 ”的倒裝,定語后置,可譯為“一座像鳥兒張開翅膀一樣高踞在泉上的亭子。”
二、 “中心詞+之+后置定語+者” 例: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 “花之隱逸者”是“隱逸之花”的倒裝。可譯為“具
有隱逸氣質的花”
三、數量詞做定語后置 例:嘗貽余核舟一,“核舟一”是“一核舟”的倒裝,定語“一”后置,可譯為“一個核舟”
(4)介賓結構后置
一、用介詞“于”組成的介賓短語在文言文中大都后置,譯成現代漢語時,除少數譯作補語外,大都數都要移到動詞前做狀
語。 例:何有于我哉? 全句為“于我有何哉”的倒裝句,介賓結構“于我”后置。譯為“在我身上有哪一樣呢”“告之于帝
”是“于帝告之”的倒裝,介賓結構“于帝”后置,譯為“向天帝報告了這件事” 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全句為“于
南陽躬耕,于亂世茍全性命”的倒裝,介賓結構“于南陽、于亂世”后置,可譯為“親自在南陽耕種,在亂世中茍且保全性命
”
二、介詞“以”組成的介賓短語后置,在今譯時,一般都前置做狀語。例:屠懼,投以骨。全句為“以骨投之”的倒裝,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