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文言文復習資料1
二、名詞用作動詞
現(xiàn)代漢語中,名詞是不會直接帶賓語的,但文言文中卻經(jīng)常出現(xiàn)名詞直接帶賓語的現(xiàn)象,這就是名詞用作動詞。活用以后,
名詞變成相關的動詞的意思。如:“始見中原氣象,泰然不肉而肥矣”中的“肉”,就是吃肉的意思。
[小練習]找出下列各句中用作動詞的名詞,并解釋之。
1、沛公欲王關中 王:統(tǒng)治
2、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敵 敵:攻擊
3、流血五步,天下縞素。 縞素:穿孝服
4、大楚興,陳勝王 王:稱王
5、范增數(shù)目項王。目:示眼色
三、名詞使動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名詞帶賓語之后,表示使賓語怎么樣的意思。如:“而欲以力臣天下之主”中的“臣”,就是名詞作動詞,
臣服的意思。(使天下之主臣服。)
1、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 王:讓……稱王
2、汗牛充棟 汗:使……出汗
3、齊威王欲將孫臏 任命……為將
四、名詞意動用法
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詞帶上賓語后,表示主語把賓語當作是什么。如:“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中的“師”,就
是“以……為老師”的意思。
①稍稍賓客其父 賓客:把……當作賓客。
②魚肉百姓 魚肉:以……為魚肉
③孟嘗君客我 客:把……當作門客
④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不僅僅把親人當作親人,不僅僅把孩子當作孩子。”
五、動詞用作名詞
文言文中,動詞往往用作句子的主語或賓語,有時又受“其”“之”等詞語修飾限制,這使之具有了名詞的特點。如:“追
亡逐北,流血漂櫓”中的“亡”“北”均為動詞用作名詞,意思是敗逃的人。
1、殫其地之出,竭其廬之入 出、入:產品、收入
2、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 讒、譏:誣陷、嘲諷的話
六、動詞使動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動詞所表示的動作,其發(fā)出者是后面的賓語所表示的人或物,這就是動詞的使動用法。如:“項伯殺人,臣
活之”中的“活”,就是使……活命的意思。
1、外連橫而斗諸侯 斗:讓……爭斗
2、中軍置酒飲歸客 飲:使……飲酒
3、生死而肉骨 使……復生
4、驚天動地 使……驚奇;使……感動
5、可燒而走也 使……逃走
七、動詞為動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動詞所表示的動作,是主語表示的人為了(因為)賓語所表示的人或物而怎么樣。如:今亡亦死,舉大計亦
死,等死,死國可乎? 死國:為國事而死
八、動詞活用作狀語
動詞在謂語前,修飾或者限制謂語。
兒懼,啼告母 啼,哭著
九、形容詞用作名詞
文言文中,當形容詞擔任主語或賓語時,它已不再表示事物的性質或特征,而是表示具有某種性質或特征的人或事物。如:
“將軍身披堅執(zhí)銳”中的“堅”“銳”,指的是“堅固的鎧甲和銳利的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