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詠月詩三首
《月下獨酌》這首五言古詩,構思新穎,想象奇妙,情致深婉,是李白抒情詩中別具神韻的佳作。從邏輯上講,物與人的內心世界并無多少關系。但從詩意的角度上看,二者卻有密不可分的關系。李白此詩賦明月與影子以情感。它是一種詩意的與自然合調的信仰,這使生命隨著人類情感的波動而波動。
李白懷才見棄,政治理想不能實現,心情是孤寂苦悶的。但他面對黑暗現實,沒有沉淪,沒有同流合污,而是追求自由,向往光明。詩篇中明月是清澈純潔的象征。尤其是明月,清新、明麗、寧靜、溫柔,因而詩人和它相親相近。
詩中詩人倍感孤獨,邀月與影,相伴相行。但在詩之末尾,李白又流露出一種獨而不獨,不獨又獨的復雜情思,他知道了月與影本是無情物,只是自己多情而已。面對這個無情物,李白依然要永結無情游,意思是月下獨酌時,還是要將這月與影邀來相伴歌舞,哪怕是“相期邈云漢”,也在所不辭。可見太白之孤獨之有情已到了何等地步!
《月夜》中詩人想像其妻獨自久久望月思念親人的場景,感情真摯纏綿,令人為之斷腸。詩中對前文的承接照應十分細密周到,表現出詩人情感之深婉沉綿,如“雙”承“獨”,“照”承“月”,“淚痕干”反襯雙方各自“獨看”時的淚流不止,這些都真切地傳達出詩人憎恨亂離,盼望團圓的迫切心情。
四、布置作業。
1.背誦這三首詩。
2.完成課后“閱讀練習•探究”三、四題。
3.完成《伴你學語文》第七課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