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語文教案 > 初中語文教案 > 九年級語文教案 > 第6課《登岳陽樓》教案(通用10篇)

第6課《登岳陽樓》教案

發布時間:2022-12-02

第6課《登岳陽樓》教案(通用10篇)

第6課《登岳陽樓》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詩歌賞析的能力,把握本詩沉雄悲壯、博大深遠的意境。

  2.領會《登岳陽樓》通過描繪雄偉壯闊的藝術境界和個人孤苦的境遇,表達詩人感受時傷世,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懷。教學重點    把握詩中的經典名句,品味作者遣詞造句的匠心;品味作品觸景感懷、情景交融的寫作手法。教  具: 多媒體設備教學課時: 一課時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    設問撩情,激發興趣,導入新課:(大屏幕投影)1.江南有哪三大名樓?    江西南昌的滕王閣、湖北武漢的黃鶴樓、湖南的岳陽樓,被并稱為“江南三大名樓”。2.你能背誦出多少句古人描繪洞庭湖的佳句?    ①屈  原:“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薄    ②劉長卿:“疊浪浮元氣,中流沒太陽”  ③許  棠:“四顧疑無地,中流忽有山”  ④孟浩然:“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 、荻  甫:“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⑥劉禹錫: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    ⑦詩僧可明:“水涵天影闊,山拔地形高”3.你記住了幾副寫岳陽樓的名聯?  、僖粯呛纹妫慷派倭晡逖越^唱,范希文兩字關情,滕子京百廢俱興,呂純陽三過必醉:詩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見古人,使我滄然涕下!    諸君試看:洞庭湖南極瀟湘,揚子江北通巫峽,巴陵山西來爽氣,岳州城東道巖疆:潴者、流者、峙者、鎮者,此中有真意,問誰領會得來?   、诤髽废葢n,范希文庶幾知道;昔聞今上,杜少陵可與言詩。  、鄱赐ノ飨掳税倮铮换春D蟻淼谝粯恰   ④四面河山歸眼底;萬家憂樂到心頭。   、莘挪婚_眼底乾坤,何必登斯樓把酒;吞得盡胸中云夢,方可對仙人吟詩。     二、回顧作者及作品    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世稱杜工部,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其人有“詩圣”之譽,其詩有“詩史”之稱。    詩作:“三吏”——《石壕吏》、《潼關吏》、《新安吏》          “三別”——《新婚別》、《無家別》、《垂老別》          《春望》、《春夜喜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等三、 知人論世,背景介紹    唐代宗大歷三年(768)之后,杜甫出峽漂泊兩湖,此詩是詩人登岳陽樓而望故鄉,觸景感懷之作。是年(769)詩人已五十七歲,距生命的終結僅有兩年。當時,詩人處境艱難,凄苦不堪,年老體衰, 患肺病及風痹癥,左臂偏枯,右耳巳聾,貧病交加,再加上北歸無望,全家人寄居在一只小船上,沿著洞庭湖向南漂泊。四、誦讀并默寫這首詩    這首詩內容極為豐富,感慨也極深沉,要讀得深沉緩慢。    首聯從“昔聞”到“今上”長達數十年,包含著人世滄桑的感慨,讀得快了則意味不同。頷聯寫岳陽樓景色,讀時須有縱目遠眺之意,“日夜浮”三字尤應慢讀——似乎說“多少個日日夜夜就這樣過去了”。這是為下文蓄勢。    頸聯說個人,有無限辛酸,調子低些為好。    尾聯說國家,有滿腔悲憤,調子稍稍上升——這是全詩高潮所在。五、賞析詩歌1.首聯: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①翻譯    過去就聽說洞庭湖水勢浩瀚,名揚海內,今天我有幸登上湖邊的岳陽樓,俯仰江山。②“昔聞” “今上”表達了詩人怎樣的心情?    早聞洞庭盛名,早有渴望盡興一游的夙愿,然而無奈戰亂頻繁,身世漂蕩,到了暮年才實現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陽樓之喜悅,其實意在抒發早年抱負至今未能實現之情。用“昔聞”為“今上”蓄勢,歸根結蒂是為描寫洞庭湖醞釀氣氛。③首聯側重寫洞庭湖水面廣闊,汪洋萬頃。2.頷聯: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①翻譯    大湖廣闊浩瀚把吳楚兩地東南隔開,天地象在蒼茫的湖面上日日夜夜漂浮蕩漾。②“坼”“浮”兩個字煉得好,好在哪里?    “坼”,分裂!案 保∈幯V袤數千里的吳、楚兩地就因為有了這個湖,一下子斷裂為二,這氣勢何等磅礴;而日、月、星辰仿佛都飄浮在這湖水上面,緩緩行進,這景象又何等宏麗。這兩個字寫出了洞庭湖浩瀚無際的磅礴氣勢,宏偉奇麗的景色,給讀者勾勒出一幅氣象萬千的畫面。曹操詠!叭赵轮校舫銎渲;星漢燦爛,若出其里。”(《觀滄!) 體現了一種“雄渾闊大”的意境,而杜甫此聯 “氣壓百代,為五言雄渾之絕”。(宋代劉辰翁語)被王士禛贊為“雄跨今古”。③頷聯側重寫洞庭湖氣勢宏大,吞吐乾坤。3.頸聯: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①翻譯    我漂泊江湖,親朋故舊早不知聞,竟無一字寄給我;衰老多病的我呀,只有生活在一只小小的舟船上。②頸聯的意境,由寬闊突然轉入狹窄,聯系尾聯,試分析這種表達技巧的作用。    從頷聯到頸聯,詩的意境從寬闊轉到狹窄,但這兩聯是相輔相成的。清代史學家浦起龍說:“不闊則狹處不苦,能狹則闊境愈空!钡轿猜,意境又轉到寬闊,詩的前后相互襯托,全詩意境構成一個整體。③試分析頸聯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詩人面對汪洋浩淼的洞庭湖,回想自己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懷才不遇,得不到精神和物質方面的任何援助。眼前既“老”且“病”,郁居木船,飄流湖湘,更是身世危亡,苦不堪言。其凄涼之境、哀痛之心、憤怨之情,不言自明。詩人抒發了一種憂己傷世無限悲苦之情。4.尾聯: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①翻譯    站在岳陽樓上,遙望關山以北,仍然是戰火紛飛,生靈涂炭;憑窗遙望,胸懷家國,我不禁涕淚奔流。②尾聯在抒發個人悲苦的感情上發生了什么變化?體現了詩人作者怎樣的情感?    在尾聯中,詩人在凄苦萬狀的情況下登樓觀景,眼望國家動蕩不安,自己報國無門,不禁涕淚縱橫,難以抑止。這種憂國傷時之感與身世凄涼之情一齊襲上心頭,詩的意境從狹窄轉到寬闊,由個人的悲苦轉而想到國家的衰頹。由此可見,詩人總是不會停留在個人痛苦上,他總是以國事為念,體現了詩人同情人民疾苦關心國家命運(憂國憂民)的高尚情操。六、探究總結全詩1.主旨意境    這首詩寫詩人登樓時所見所感。詩人通過 對洞庭湖浩翰汪洋、雄偉壯闊的景象的描繪,觸景傷情,把個人的悲苦、國家的憂患和自然界宏奇偉麗的景色上下襯托,表現了詩人憂國憂民的偉大胸懷。意境宏大,情調悲壯,是登岳陽樓的千古名篇。2.藝術技巧    ①意境博大深遠,風格沉雄悲壯    ②全詩對比強烈,對仗工整    ③用詞精當,含意深刻。七、課后練習1.熟讀、背誦這首詩,在朗讀中進一步理解全詩的意境和感情。2.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與夏十二登岳陽樓                                    李  白                            樓觀岳陽盡,川迥洞庭開。                            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                            云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涼風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陽而作此詩。①詩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寫作“雁別秋江去”。你認為哪一句更妙,為什么?    答:“雁引愁心去”運用了擬人手法,寫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興心情。這一句寫大雁有意為詩人帶走愁心,下句寫君山有情為詩人銜來好月,愁去喜來,互相映襯!耙钚摹北取皠e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月更新穎。(意思對即可)     答“雁別秋江去”,言之成理亦可。 ②對第三聯“云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所運用的藝術表現手法做簡要分析。     第三聯運用夸張手法寫出了岳陽樓高聳入云的情狀,同時這兩句詩想象神奇,在云間連榻,在天上“行杯”,寫出了詩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意思對即可)生平簡介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河南鞏縣。祖父杜審言是唐初著名詩人。青年時期,他曾游歷過今江蘇、浙江、河北、山東一帶,并兩次會見李白,兩人結下深厚的友誼。唐玄宗天寶五年(746),杜甫來到長安,第二年他參加了由唐玄宗下詔的應試,由于奸臣李林甫從中作梗,全體應試者無一人錄取。從此進取無門,生活貧困。直到天寶十四年(755),才得到“右衛率府胄曹參軍”一職,負責看管兵甲倉庫。同年,安史之亂爆發,此時杜甫正在奉先(今陜西蒲城)探家。第二年他把家屬安頓在鄜州羌村(今陜西富縣境),只身投奔在靈武(今甘肅。┘次坏拿C宗。途中被叛軍所俘,押到淪陷后的長安,這期間他親眼目睹了叛軍殺戮洗劫的暴行和百姓的苦難。直到至德二年(757)四月,他才冒險逃到肅宗臨時駐地鳳翔(今陜西省鳳翔縣),授官左拾遺。不久因疏救房琯,被貶為華州司功參軍。自此他對現實政治十分失望,拋棄官職,舉家西行,幾經輾轉,最后到了成都,在嚴武等人的幫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稱“杜甫草堂”。后被嚴武薦為節度參謀、檢校工部員外郎。嚴武死后,他離開了成都,全家寄居夔州(今四川奉節縣)。兩年后,離夔州到江陵、衡陽一帶輾轉流離。唐太宗大歷五年(770),詩人病死在湘江的一只小船中。他的詩在藝術上以豐富多采著稱,時而雄渾奔放,時而沉郁悲涼,或辭藻瑰麗,或平易質樸。他擅長律詩,又是新樂府詩體的開創者。他的詩聲律和諧,選字精煉,“為人性癖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正是他嚴謹創作態度的真實寫照。在我國文學史上有“詩圣”之稱。他的詩留存至今的有一千四百余首。有《杜少陵集》。

  登岳陽樓

  杜甫

  昔聞洞庭水,

  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

  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

  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

  憑軒涕泗流。杜甫詩鑒賞大歷三年(768)春天,杜甫從成都流浪到夔州(今四川省奉節縣),又出蜀東下,經湖北江陵、公安等地,于冬天輾轉入湘,到了岳州(今岳陽市)。《登岳陽樓》就是此期的登樓抒懷之作。這是一首五言律詩。首聯是一組工對嚴整的句子。岳陽樓久負盛名,杜甫早“聞”其名而未曾一見,今日不但見了,而且“上”了。那種欣喜之情就不由傾瀉于詩句之中!拔袈劇闭f明他渴望、向往之久,“今上”點出他如愿以償之喜。一般來說,五律的首聯不必對仗。詩人之所以要運用對偶句,就是因為通過這種嚴整的對仗,強烈地把自己今昔的心情作對照,強調登樓時的喜悅。從結構上說,這一聯切入詩題,引起全篇的寫景和抒情。登上岳陽樓,是為了觀賞洞庭壯景。頷聯緊承首聯的“上”,寫登樓后所見。洞庭湖的氣象萬千,風光無限,而詩人抓住洞庭湖最顯著、最典型的特征——雄偉壯闊來加以描繪!佰濉弊郑娙讼碌糜辛Γ路鸲赐トf頃波濤、千層巨浪,把吳、楚兩地的廣袤區域沖開、分裂,顯示出洞庭湖的磅礴氣勢。而“浮”字,具有十分鮮明的動態感,在詩人的筆下,洞庭幾乎包容了整個天地萬物,并且主宰著它們的沉浮,日月星辰都隨著湖水的波動而漂蕩起落,一派壯闊的圖景展現在讀者眼前。這兩句描繪洞庭氣象的詩,成了千古絕唱,為歷代詩人和詩論家嘆服。宋代劉須溪說:“氣壓百代,為五言雄渾之絕”(楊倫《杜詩鏡銓》)。明代王嗣奭則認為這兩句“已盡大觀,后來詩人,何處措手”(《杜臆》卷十)。對此二句的推崇,可謂至極。孟浩然也曾以“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的詩句來描寫洞庭湖的壯闊。清代詩論家沈德潛比較這兩聯詩句說:“孟襄陽(指孟浩然)三四語實寫洞庭,此只用虛寫”(《唐詩別裁集》卷十),從“實”和“虛”的手法上指出了這兩聯詩寫景的差異。孟浩然的詩句是他不過是借寫洞庭湖景來表達個人“欲濟無舟楫”,想做官而無人引薦的心情,總還不免拘限于個人的仕宦得失。而杜甫不僅從洞庭寫到江南大地,而且又從江南大地寫到天地日月,從這個無比廣大的角度來描寫洞庭湖,就從更大的空間范圍表現出了洞庭的壯闊氣象。這當然與杜甫的懷抱有關。他一生“蒿目者民生,系懷者君國”(楊倫《杜詩鏡銓·序》),時刻將人民的安危和國家的命運放在心上,所以,他眼中不只是一個洞庭,而是整個吳楚乃至乾坤;他胸中不僅僅有他自己,而是天下的百姓。這就使他的這兩句詩比起孟浩然的兩句詩更顯得氣勢不凡,驚天動地。因此《西清詩話》說此二句“大與諸子迥別”,而別又別在“不知少陵胸中吞幾云夢也!苯酉聛碓娙斯P鋒一轉,從前四句的寫景轉入后四句的抒情。親朋音訊阻絕,老病孤舟為伴,一“無”一“有”,曰“一”曰“孤”,感情色彩特別濃厚,煉字遣詞十分精確。此時已五十七歲的杜甫,年老多病,飄零無依,晚景凄涼。在廣闊無垠的天地中,詩人倍覺自己的孤單,聯想起走過的漫長的人生道路和經歷的種種艱辛,更感到悲哀,肝腸欲裂。這其間包含了詩人對往事痛苦的追憶過程。黃生說:“寫景如此闊大,自敘如此落寞,詩境闊狹頓異”(浦起龍《讀杜心解》卷三),指出了詩人情緒的起伏和詩人表現手法的巧妙。詩人運用這種闊狹的鮮明對比,把自己的坎坷遭遇描述得更為突出,正如浦起龍所說:“不闊則狹處不苦,能狹則闊境愈空”,起到了互為映襯的作用。這一聯從寫景轉入抒情,從所見轉到所感,從闊大轉到狹小,從登臨的喜悅轉到身世的凄涼,結構嚴謹,層層變換,步步深入,顯示出杜甫嫻熟的詩歌表現技巧。在詩的尾聯,詩人又從狹處跳到闊處,從個人推及到國家,近十年的安史之亂,給國家和人民造成巨大的損失。此后,外族侵擾,藩鎮割據,民不聊生,怎不令詩人牽腸掛肚?就在這一年八月,吐蕃進犯,京師戒嚴,邊陲屯兵,戰事頻繁。同年六月,幽州兵馬使朱希彩等作亂,殺死節度使李懷仙,自稱留后,逼迫朝廷認可。這就是所謂“戎馬關山北”的史實。詩人想到這里,不禁涕淚縱橫。這涕淚之中,有對親戚朋友的眷念,有年老孤獨的悲傷,有對國家前途的憂慮,也有無以報國的自悼。最后這一聯,詩人由個人擴展到國家。“戎馬關山北”五字,體現出詩人胸中裝有黎民社稷,襟懷無比寬廣,與洞庭湖的闊大壯偉的氣象達到和諧統一,使情感與景物相得益彰。

第6課《登岳陽樓》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學習如何通過對古典詩歌中意象的把握來體會和品味詩歌的意境美。

  2、理解和體會杜甫懷才不遇的憂憤和憂國憂民的情懷。

  3、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本詩

  〖教學重點〗

  理解和體會杜甫懷才不遇的憂憤和憂國憂民的情懷。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

  我們曾經學習過杜甫的《登高》一詩,大家還能背下來嗎?(學生齊背)對,背得很好。哪一位同學能不能說說看,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感情?今天我們來學習他的另一首詩——《登岳陽樓》,看看這首詩又抒發了作者什么情感。

  二、朗讀背誦

  1、多媒體播放朗讀錄音,學生聽讀。

  2、教師作誦讀提示。

  這首詩所包含的內容極為豐富,感慨也極深沉,要讀得緩慢些。首聯從“昔聞”到“今上”長達數十年,已包含著人世滄桑的感慨,讀得快了則意味不同,可能正如仇注所云“喜初登也”。頷聯寫岳陽樓景色,讀時須有縱目遠眺之意,“日夜浮”三字尤應慢讀——似乎說“多少個日日夜夜就這樣過去了”。這是為下文蓄勢。下面兩聯說感慨,要用深沉的語調讀:頸聯說個人,有無限辛酸,調子低些為好;尾聯說國家,有滿腔悲憤,調子稍稍上升——這是全詩高潮所在。

  3、學生朗讀背誦。

  先教師范背,再學生個人朗讀,集體齊讀,試背。

  三、了解背景

  唐代宗大歷三年(768)冬,杜甫由公安一路又漂泊到岳陽,此詩是詩人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陽樓而望故鄉,觸景感懷之作。時年五十七歲,距生命的終結僅有兩年,患肺病及風痹癥,左臂偏枯,右耳已聾,靠飲藥維持生命。面對煙波浩渺、壯闊無垠的洞庭湖,詩人會有怎樣的感情呢?

  四、初知意象

  1、結合下面的注釋理解本詩。

  很早聽過名揚海內的洞庭湖,今日有幸登上湖邊的岳陽樓。

  大湖浩瀚像把吳楚東南隔開,天地像在湖面日夜蕩漾漂浮。

  漂泊江湖親朋故舊不寄一字,年老體弱生活在這一葉孤舟。

  關山以北戰爭烽火仍未止息,憑窗遙望胸懷家國涕淚交流。

  2、這首詩用到了哪些意象?這些意象分別帶給你怎樣的感受?

  洞庭水、岳陽樓——遼闊雄偉

  吳楚、乾坤日月——開闊博大

  孤舟——孤單漂泊

  五、置身詩境

  現在就讓我們借助聯想和想象,看能不能用自己的話將詩人所描繪的畫面描述出來?

  教師預設:早就聽聞洞庭湖水的波瀾壯闊,今天有幸登上了岳陽樓來一睹洞庭湖的雄姿。只見吳楚兩地被廣闊浩瀚的湖水一分為二,分布于東南兩邊,蒼茫無際的湖面上,波浪一浪掀過一浪,向天邊洶涌而去,大地長天、日月星辰日日夜夜在湖里浮蕩著,景象壯美極了!回頭想一想自己,親朋故舊竟無一字寄給漂泊江湖的我,衰老多病的我呀,只有生活在一只小小的舟船上。透過這浩渺無邊的洞庭湖,遙望關山以北,那里仍然是兵荒馬亂、戰火紛飛;一想到這,靠在窗軒之上的我不禁涕淚交流。

  六、緣景明情

  從首聯“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一句,你感受到作者登樓的感情怎樣呢?

  寫早聞洞庭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實現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陽樓之喜悅,其實此時的詩人,經歷了歲月的滄桑,面對山河破碎的祖國,自己壯志未酬,國家前途渺茫,可謂百感交集。

  七、自主賞析

  下面請賞析李白的《與夏十二登岳陽樓》,比較與本詩的異同。

  與夏十二登岳陽樓(李白)

  樓觀岳陽盡,川迥洞庭開。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

  云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涼風起,吹人舞袖回。

  【背景點擊】開元二年(759),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陽而作此詩。夏十二,李白朋友,排行十二。李白登岳陽樓樓詩,留下了這首膾炙人口的篇章,使岳陽樓更添一層迷人的色彩。

  八、課堂小結

  《登岳陽樓》寫于杜甫生命的最后幾年。登上岳陽樓,是他年輕時就有的夢想,今天終于如愿了?蛇@次卻不是專為游玩而來,而是漂泊到此,流浪經過,詩人已經不是年輕小伙子了,而是拖著貧病衰老的殘軀——“今”非“昔”比。∠氲竭@里,我們就能體會到“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用語的巧妙。洞庭湖愈壯闊明朗,詩人的心情就愈黯淡凄涼,因為登樓遠眺的他似乎已經看到了北方的戰事,已經想起了自己的落魄潦倒,于是,憂國傷時之感與身世凄涼之情一齊襲上心頭,使得他老淚縱橫,久久低回。詩人憑軒遠望的形象是衰弱的,卻也是高大的。他那愛國憂民的高尚情操深深感動著我們。

  多媒體顯示:

  “任何偉大的詩人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的痛苦和幸福植根于社會和歷史的土壤里! (別林斯基)

  九、布置作業

  背誦本詩。

第6課《登岳陽樓》教案 篇3

  登岳陽樓

  杜甫

  昔聞洞庭水, 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 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 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 憑軒涕泗流。

  這首詩的意境是十分寬闊宏偉的。

  詩的頷聯“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是說廣闊無邊的洞庭湖水,劃分開吳國和楚國的疆界,日月星辰都象是整個地飄浮在湖水之中一般。只用了十個字,就把洞庭湖水勢浩瀚無邊無際的巨大形象特別逼真地描畫出來了。

  杜甫到了晚年,已經是“漂泊西南天地間”,沒有一個定居之所,只好“以舟為家”了。所以下邊接著寫:“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庇H戚朋友們這時連音信都沒有了,只有年老多病的詩人泛著一葉扁舟到處飄流!從這里就可以領會到開頭的兩句“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本來含有一個什么樣的意境了。

  這兩句詩,從表面上看來,意境象是很簡單:詩人說他在若干年前就聽得人家說洞庭湖的名勝,今天居然能夠登上岳陽樓,親眼看到這一片山色湖光的美景。因此清人仇兆鰲就認為:“‘昔聞’、‘今上’,喜初登也!保ā抖旁娫斪ⅰ罚┑珒H這樣理解,就把杜詩原來的意境領會得太淺了。這里并不是寫登臨的喜悅;而是在這平平的敘述中,寄寓著漂泊天涯,懷才不遇,桑田滄海,壯氣蒿萊……許許多多的感觸,才寫出這么兩句:過去只是耳朵里聽到有這么一片洞庭水,哪想到遲暮之年真個就上了這岳陽樓?本來是沉郁之感,不該是喜悅之情;若是喜悅之情,就和結句的“憑軒涕泗流”連不到一起了。我們知道,杜甫在當時的政治生活是坎坷的,不得意的,然而他從來沒有放棄“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抱負。哪里想到一事無成,昔日的抱負,今朝都成了泡影!詩里的“今”、“昔”兩個字有深深的含意。因此在這一首詩的結句才寫出:“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眼望著萬里關山,天下到處還動蕩在兵荒馬亂里,詩人倚定了闌干,北望長安,不禁涕泗滂沱,聲淚俱下了。

  這首詩,以其意境的開闊宏麗為人稱道,而這意境是從詩人的抱負中來,是從詩人的生活思想中來,也有時代背景的作用。清初黃生對這一首詩有一段議論,大意說:這首詩的前四句寫景,寫得那么寬闊廣大,五、六兩句敘述自己的身世,又是寫得這么凄涼落寞,詩的意境由廣闊到狹窄,忽然來了一個極大的轉變;這樣,七、八兩句就很難安排了。哪想到詩人忽然把筆力一轉,寫出“戎馬關山北”五個字,這樣的胸襟,和上面“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一聯寫自然界宏奇偉麗的氣象,就能夠很好地上下襯托起來,斤兩相稱。這樣創造的天才,當然就壓倒了后人,誰也不敢再寫岳陽樓的詩了。

  黃生這一段話是從作詩的方法去論杜詩的,把杜詩的意境說成是詩筆一縱一收的產物,說意境的結構是從創作手法的變換中來。這不是探本求源的說法。我們說,詩的意境是詩人的生活思想從各方面凝結而成的,至于創作方法和藝術加工,煉字煉句等等,只能更準確地把意境表達出來,并不能以這些形式上的條件為基礎從而醞釀成詩詞的意境。昔人探討創作問題,偏偏不從生活實踐這方面去考慮,當然就不免倒果為因了。

  上一篇:《登岳陽樓》教案

  下一篇:杜甫《登岳陽樓》原文和譯文

第6課《登岳陽樓》教案 篇4

  登岳陽樓

  杜甫

  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

  以學生為本,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結合唐詩重情的特點,促使學生學會置身詩境,緣景明情,進而領悟詩人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從而達到培養學生愛國情操的目的。

  教學背景:

  1學生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50人,其中男生26人,女生24人,平時上課學生都能認真聽講,課堂氣氛活躍,還有一定的動手能力。學生的基礎比較扎實,不過

  相對來說,女生的基礎總體上比男生要好些。不過男生的思維要比女生活躍些。

  2、教材分析:

  這堂課要學的內容選自高二選修《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第二單元,本單元所選的都是中國古典詩詞,尤其是唐詩,而唐詩都有重情的特點,因而本單元的教學主要圍繞著“置身詩境,緣景明情”來進行,引導學生發揮想像,品味詩歌的意境,促使學生根據詩歌中意象的特點以及情景之間的關系,采取相應的欣賞方法,來體會詩歌的意境。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 了解有關杜甫的文化常識;

  2、 領悟詩歌意境,理解“坼”與“浮”的含義。

  過程與方法

  1、 熟讀成誦,在吟誦中領悟詩歌意境;

  2、 合作探究,領會詩歌所表達的復雜感情。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 體悟詩歌的情懷,提高學生的品位;

  2、 領會詩歌所表達的復雜情感,學習杜甫的愛國情操。

  教學重點:

  熟讀成誦,理解“坼”與“浮”的含義。

  教學難點:

  合作探究,領會詩歌所表達的復雜感情

  教具準備:

  朗讀材料,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登高作賦,歷來是中國文人志士,遷客騷人的創作傳統,并因此而留下了許多千古名篇。比如王之渙的《登鸛雀樓》,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杜甫的《登高》等等,這些詩歌或抒豪情,或發幽憤,無一不是自己的真情流露。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杜甫的《登岳陽樓》,看一下作者在這一首詩中抒發是怎樣的情感。

  二、知人論世——了解有關杜甫的文化常識(以課堂練習的形式進行)

  杜甫,字      ,河南鞏縣人,自號          ,因他做過工部侍郎,又稱

  ,是我國古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代表作是       、       ,真實反映了唐朝由盛而衰的歷史和老百姓的疾苦,因而被稱為“     ”,他與李白齊名,并稱“      ”,被人譽為“     ”。

  三、讀詩

  1、聽讀:字音和節奏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坼chè           涕泗tìsì

  2、學生單讀

  3、學生齊讀                   

  4、自由朗讀:抑揚頓挫和舒緩輕重

  5、背誦:抽查背誦——齊背

  四、置身詩境

  1、在吟誦中感知詩歌意象及其特點

  洞庭水、岳陽樓——遼闊雄偉

  吳楚、乾坤——開闊博大

  孤舟——孤單漂泊

  2、借助聯想和想象,置身詩境,描繪詩歌意象和畫面

  3、學生展示成果       

  4、多媒體展示參考畫面

  早就聽聞洞庭湖水的波瀾壯闊,今天有幸登上了岳陽樓來一睹洞庭湖的雄姿。只見吳楚兩地被廣闊浩瀚的湖水一分為二,分布于東南兩邊,蒼茫無際的湖面上,波浪一浪掀過一浪,向天邊洶涌而去,大地長天、日月星辰日日夜夜在湖里浮蕩著,景象壯美極了!回頭想一想自己,親朋故舊竟無一字寄給漂泊江湖的我,衰老多病的我呀,只有生活在一只小小的舟船上。透過這浩渺無邊的洞庭湖,遙望關山以北,那里仍然是兵荒馬亂、戰火紛飛;一想到這,靠在窗軒之上的我不禁涕淚交流。

  五、緣景明情

  1、自主吟詩

  2、置身詩境

  3、體悟情感

  4、成果展示

  六、品詩

  1、自主品析

  你覺得詩歌的哪一聯寫得最好?試作簡要賞析。

  2、深入透析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鑼懚赐ズ那Ч沤^唱

  煉字——景象——古人評價——情感

  a、“坼”:洞庭湖波濤萬頃、巨浪千層,方圓數千里的江南大地訇然裂為兩片,剎那間,乾坤搖動、天崩地解——顯示出洞庭湖的磅礴氣勢!

  “浮”:動態感,在詩人的筆下,洞庭包容天地萬物,并且主宰著它們的沉浮,日月星辰都隨著湖水的波動而漂蕩起落——一派壯闊的圖景。

  b、景色特點:氣勢磅礴,宏偉奇麗

  c、古人評價:氣壓百代,為五言雄渾之絕!  劉須溪

  已盡大觀,后來詩人,何處措手。——明 王嗣奭

  能夠與之比美的,只有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詩中的“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 。

  d、欣喜、孤單、漂泊、渺小

  ②、“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所表達的復雜情感

  a、背景介紹:

  大歷三年(768)冬,杜甫從公安(今湖北公安)到達岳陽,到達之時正是深冬。此詩為詩人晚年作品,是年(769)詩人已五十七歲。當時,詩人處境艱難,凄苦不堪,年老體衰,貧病交加,再加上北歸無望,全家人寄居在一只小船上,沿著洞庭湖向南漂泊。

  b、情感分析:

  詩歌先寫登樓所見,再寫由此引起的身世之感,親朋音訊全無,自己一身病痛,惟剩一條孤舟,然后由個人推及到國家,近十年的安史之亂,給國家和人民造成巨大的損失。此后,外族侵擾,藩鎮割據,民不聊生,怎不令詩人牽腸掛肚?

  因而這涕淚之中,有對親戚朋友的眷念,有年老孤獨的悲傷,有對國家前途的憂慮,也有無以報國的自悼。

  身世之悲   家國之痛   憂國憂民

  3、 詩歌景與情的關系:

  景 情

  洞庭湖的廣闊無垠,                孤獨凄苦漂泊

  煙波浩淼與氣勢磅礴                  憂國憂民

  4、詩歌小結:

  本詩標題是《登岳陽樓》,但詩歌并不局限于寫“岳陽樓”和“洞庭水水”。詩人摒棄眼前景物的精微刻畫,從大處著筆,吐納天地,心系國家安危,悲壯蒼涼,催人淚下。時間上撫今追昔,空間上包吳楚、越關山。其身世之悲,國家之憂,浩浩茫茫,與洞庭水勢融合無間,形成沉雄悲壯、博大深遠的意境。

  五、遷移拓展:

  與夏十二登岳陽樓(李白)

  樓觀岳陽盡,川迥洞庭開。

  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

  云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涼風起,吹人舞袖回。

  注:開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陽而作此詩。夏十二,李白朋友,排行十二。李白登岳陽樓賦詩,使岳陽樓更添一層神秘色彩。

  1、頷聯的兩句詩中,詩眼分別是哪兩個字?試結合全詩作簡要賞析。

  “引”和“銜”。運用擬人的手法,寫出了李白流放遇赦途中的喜悅之情。     

  “引”形象地寫出了大雁懂得人情,把愁心帶走的情境;“銜”形象地寫出了山懂得人的心意,把好月送來,與詩人共享歡樂的情境。

  2、頸聯運用了什么藝術手法?突出了岳陽樓的什么特點?試作簡要賞析。

  夸張地寫出了岳陽樓高聳入云的特點,想象奇特,在云間“下榻”,在天上“行杯”,寫出了詩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

第6課《登岳陽樓》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 、背誦本詩。

  2 、學習如何通過對古典詩歌中意象的把握來體會和品味詩歌的意境美。

  3 、通過學習了解杜甫詩歌的意境和創作風格,并進一步探究中國古典詩歌的不同風格。

  4 、學會通過反復誦讀、聯想想象去置身詩境,通過意象聯綴、補充聯想、煉字煉句緣景明情。

  【教學重點】

  通過學習本詩了解鑒賞古典詩歌要置身詩境,緣景明情。

  【課時安排】: 1 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復習導入

  在必修三這一冊教材中,我們學習過杜甫的《登高》一詩,大家還能背下來嗎?(學生齊背)對,背得很好。哪一位同學能不能說說看,這首詩選用了哪些意象,營造了怎樣的意境,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明確:

  意象:急風、高天、哀猿、清渚、白沙、歸鳥、落木、長江

  意境:沉郁悲涼(蕭瑟凄涼),雄渾開闊。

  情感:長年漂泊,老病孤愁,時世艱難,憂國傷時。

  今天我們運用“置身詩境,緣景明情”的方法來學習他的另一首詩——《登岳陽樓》,看看這首詩又選用了哪些意象,營造了怎樣的意境,抒發了作者什么情感。

  二 朗讀背誦 (先教師范背,再學生個人朗讀,集體齊讀,試背)

  三 賞析指導

  (一)知人論世

  唐代宗大歷三年( 768 )冬,杜甫由公安一路又漂泊到岳陽,此詩是詩人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陽樓而望故鄉,觸景感懷之作。時年五十七歲,距生命的終結僅有兩年,患肺病及風痹癥,左臂偏枯,右耳已聾,靠飲藥維持生命。面對煙波浩渺、壯闊無垠的洞庭湖,詩人會有怎樣的感情呢?

 。ǘ┏踔庀

  這首詩用到了哪些意象?這些意象分別帶給你怎樣的感受?

  洞庭水、岳陽樓——遼闊雄偉

  吳楚、乾坤日月——開闊博大

  孤舟——孤單漂泊

 。ㄈ┲蒙碓娋

  過渡:有的詩歌意象常見,且通篇基調一致,這樣的意象所構成的意境和表達的情感相對容易把握,可是杜甫的《登岳陽樓》,用到的是比較少見的意象,而且這些意象之間,具有較大的跳躍性,尤其是從開闊博大的“吳楚、乾坤日月”一下子跳到狹小的“孤舟”。怎么理解呢?這就要求我們在欣賞詩歌的過程中,借助聯想和想象,將作者所描繪的意象和畫面一一再現到自己的腦海中,使整個心靈沉浸在一個想象的世界之中,得到審美享受。這就是置身詩境的方法。

  現在就讓我們借助聯想和想象,看能不能用自己的話將詩人所描繪的意象和畫面描述出來?

  參考:早就聽聞洞庭湖水的波瀾壯闊,今天有幸登上了岳陽樓來一睹洞庭湖的雄姿。只見吳楚兩地被廣闊浩瀚的湖水一分為二,分布于東南兩邊,蒼茫無際的湖面上,波浪一浪掀過一浪,向天邊洶涌而去,大地長天、日月星辰日日夜夜在湖里浮蕩著,景象壯美極了!回頭想一想自己,親朋故舊竟無一字寄給漂泊江湖的我,衰老多病的我呀,只有生活在一只小小的舟船上。透過這浩渺無邊的洞庭湖,遙望關山以北,那里仍然是兵荒馬亂、戰火紛飛;一想到這,靠在窗軒之上的我不禁涕淚交流。

  (四)緣景明情

  1 、從首聯“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一句,你感受到作者登樓的感情怎樣呢?

  寫早聞洞庭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實現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陽樓之喜悅,其實此時的詩人,經歷了歲月的滄桑,面對山河破碎的祖國,自己壯志未酬,國家前途渺茫,可謂百感交集。

  這種情感是怎么表現的呢?

  虛實交錯,今昔對照。用“昔聞”為“今上”蓄勢,為描寫洞庭湖醞釀氣氛。

  2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月浮! 讓你聯想到了誰的詩句?由此感受到了怎樣的意境?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曹操《觀滄!罚ū容^:曹操的詩句通過寫滄海吞吐日月,寫出了自己博大的胸襟。杜甫此詩也有異曲同工之妙,讓我們感受到了洞庭湖的浩翰無邊、吞吐日月,同樣壯闊。)(意境:博大壯闊)

  比較一下:“吳楚東南坼,乾坤日月浮”與孟浩然的“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比較,各有怎樣的妙處?

  比較:孟浩然的詩句寫出了洞庭湖豐厚蓄積,澎湃動蕩,極為有力,不僅寫出其廣大浩渺,還充滿了活力。杜甫這一句詩的氣象則更為闊大,其氣度胸襟可說是“雄跨古今”。)

  這兩句中表現力最強的詞語分別是哪個?(坼、。┠隳苷f說這兩個詞的妙處嗎?(可與“列”“映”比較)

  “坼”字,詩人下得有力,仿佛洞庭萬頃波濤、千層巨浪,把吳、楚兩地的廣袤區域沖開、分裂,顯示出洞庭湖的磅礴氣勢。而“浮”字,具有十分鮮明的動態感,在詩人的筆下,洞庭幾乎包容了整個天地萬物,并且主宰著它們的沉浮,日月星辰都隨著湖水的波動而漂蕩起落,一派雄渾壯闊的圖景展現在讀者眼前。

  這兩句寫景,有沒有表現作者的情感?

 。▽Χ赐ズ亩Y贊,對個人身世飄零的感嘆、對國家命運的擔憂。)

  3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一句,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寫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懷才不遇的心情!坝H朋無一字”,得不到精神和物質方面的任何援助;“老病有孤舟”,從大歷三年正月自夔州攜帶妻兒、乘舟出峽以來,既“老”且“病”,飄流湖湘,以舟為家,前途茫茫,何處安身,面對洞庭湖的汪洋浩淼,更加重了身世的孤危感。

  4 、面對浩渺的洞庭湖,詩人只是感嘆自己的身世嗎?(不是)從哪句可以看出?(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如果說,前三聯是句句寫景,句句含情的話,那么這一聯則是直接抒情。此時的杜甫不只是感嘆自己窮愁潦倒、漂泊無依的身世,更為正處在戰火中的祖國“涕泗”橫流啊。

  儒家說:“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贝藭r的杜甫呢?他是“窮也胸懷天下,胸懷百姓”啊,他這種憂國憂民的情懷,你們還從他的哪些詩句感受到了呢?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 (b ì ) 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 xi à n )

  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保ǘ鸥Α洞和罚

  “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保ǘ鸥Α兜菢恰罚

  ……

  讓我們帶著這種感情,齊聲背誦《登岳陽樓》吧。

  從意象、意境、情感上總結全詩

  1 、意象:洞庭水、岳陽樓、吳楚、乾坤日月、孤舟

  2 、意境:沉雄悲壯、博大深遠

  3 、情感:身世之悲、家國之憂

  四 自主賞析:

  通過《登岳陽樓》的賞析,我們又一次學習運用了詩歌鑒賞方法——置身詩境,緣景明情。下面請運用這種方法自主賞析李白的《與夏十二登岳陽樓》,完成后面的幾個題目。

  與夏十二登岳陽樓 李白

  樓觀岳陽盡,川迥洞庭開。 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

  云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涼風起,吹人舞袖回。

  【背景點擊】開元二年 (759) ,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陽而作此詩。夏十二,李白朋友,排行十二。李白登岳陽樓樓詩,留下了這首膾炙人口的篇章,使岳陽樓更添一層迷人的色彩。

  1 .頷聯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寫作“雁別秋江去”。你認為哪一句更妙,為什么?

  2 .第三聯“云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所運用的藝術表現手法做簡要分析。

  3 .人筆下的岳陽樓最突出的特點是什幺 ? 抒發了詩人的什幺情感 ?

  4 .人評詩時常用“詩眼”的說法。你認為本詩第二聯的兩句中,“詩眼”分別是哪個字?為什么?請結合全詩簡要賞析。

  參考答案:

  1 .“雁引愁心去”運用了擬人手法,寫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興心情。這一句寫大雁有意為詩人帶走愁心,下句寫君山有情為詩人銜來好月,愁去喜來,互相映襯。“引愁心”比“別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且更新穎。

  2 .第三聯運用夸張手法寫出了岳陽樓高聳入云的情狀,同時這兩句詩想像神奇,在云間連榻,在天上“行杯”,寫出了詩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

  3 .詩人筆下的岳陽樓最突出的特點是“高”。情感是歡樂喜悅,超脫豁達。

  4 .“詩眼”分別“引”“銜”!耙毙蜗蟮貙懗隽舜笱愣萌饲,把愁心帶走的情境;“銜”形象地寫出了山懂得人的心意,把好月送來,與詩人共享歡樂的情境。

  五 布置作業:

  運用置身詩境、緣景明情的方法自學并背誦默寫杜甫的《閣夜》《旅夜書懷》

第6課《登岳陽樓》教案 篇6

  原文: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譯文:

  早就聽說洞庭湖的盛名,今天終于等上了岳陽樓。

  雄闊壯觀的大湖,將吳楚分割在東南兩域,日月星辰和大地晝夜都浮于其上。

  親朋好友們音信全無,我年老多病,乘孤舟四處漂流。

  北方邊關戰事又起,我倚窗遠望淚流滿面。

  上一篇:杜甫《登岳陽樓》詩歌鑒賞

  下一篇:最苦與最樂 資源匯集

第6課《登岳陽樓》教案 篇7

  登 岳 陽 樓

  1.誦讀詩歌,體會詩歌語言,感受杜甫沉郁頓挫的風格。

  2.通過背景的了解,理解杜甫憂國憂民的情懷。

  3.背誦詩歌,感受詩歌雄渾闊大的意境。

  “一樓何奇?杜少陵五言絕唱,范希文兩字關情,滕子京百廢俱興,呂純陽三過必醉,詩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見古人,使我愴然涕下。諸君請看,洞庭湖南極瀟湘,揚子江北通巫峽,巴陵山西來爽氣,岳陽城東道崖疆,渚者!流者!峙者!鎮者!此中有真意,問誰領會得來?”這正是對岳陽樓的絕美概括。

  本詩作于大歷三年(768),為杜甫輾轉顛沛流離之作,這年春天,杜甫從成都流浪到夔州(今四川省奉節縣),又出蜀東下,經湖北江陵、公安等地,于冬天輾轉入湘,到了岳州(今岳陽市)。此詩就是此時詩人的登樓抒懷之作。

  1.全詩前后兩聯所寫內容有何不同?

  2.全詩寫了哪些景物?這些景物有什么特點?

  1.“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一句表達了詩人怎樣的心境?

  2.詩的頸聯表達詩人怎樣的情感?

  3.結合詩句,說說“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一聯中“坼”與“浮”的表達效果。

  4.《金玉詩話》云:“洞庭天下壯觀,自昔騷人墨客,斗麗搜奇者尤眾……然莫若‘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則洞庭空曠無際,雄壯如在眼前,至讀子美詩,則又不然!畢浅䱷|南坼,乾坤日夜浮’,不知少陵胸中,吞幾云夢也!币饧础岸旁姷木辰绫让显娨獙拸V得多”。你是否同意這種說法?為什么?

  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后面的題目。

  與夏十二登岳陽樓【注】

  李白

  樓觀岳陽盡,川迥洞庭開。

  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

  云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涼風起,吹人舞袖回。

  【注】此詩為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陽時所作。

  1.這首詩寫登岳陽樓,試簡要分析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請對詩歌頸聯所運用的表現手法作簡要賞析。

  參 考 答 案

  知識記憶與理解

  自主學習導引

  1.前兩聯側重寫景,后兩聯側重抒情。

  2.景物:洞庭水、岳陽樓、吳楚天地、天地日月星辰、孤舟、關山、欄桿。這些景物壯闊而悲涼。

  思維探究與創新

  1.一般認為,詩的開頭兩句表現了杜甫終于實現登樓夙愿的愉快。如清人仇兆鰲認為:“‘昔聞’‘今上’,喜初登也!(《杜詩詳注》)蕭滌非也說:“昔聞其名,今臨其境,言外見得,這也是一件快事!(《杜甫詩選注》)傅庚生持有不同意見。他認為,杜甫懷著懷才不遇、壯志未酬、漂泊天涯等許許多多的感觸,才寫下這開頭兩句:過去只聽說有洞庭水,到遲暮之年才真的上了樓。這是沉郁之感,不是喜悅之情。如果是喜悅之情,與結尾“憑軒涕泗流”也就連不到一起了。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

  2.頸聯寫詩人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懷才不遇的心情!坝H朋無一字”,得不到精神和物質方面的任何援助;“老病有孤舟”,從大歷三年正月自夔州攜帶妻兒、乘舟出峽以來,既“老”且“病”,漂流湖湘,以舟為家,前途茫茫無處安身,面對洞庭湖的汪洋浩渺,更加重了身世的孤危感。自敘如此落寞,于詩境極悶極狹的突變與對照中寓無限情意。

  3.此聯既是實寫,也寓想象。從樓上望去,洞庭湖把祖國東南之地分為兩半,水天相連,似乎天地都在湖水中日夜浮動。一“坼”一“浮”,把洞庭湖的氣象描繪得壯闊而又生動形象。

  4.同意。(1)孟浩然詩的意象僅限于云夢澤、岳陽城,而杜甫詩的意象則拓展到吳楚兩地,甚至把整個宇宙都包容在內。(2)杜甫詩中“坼”“浮”兩字煉得好,廣袤千里的吳楚兩地就是因為有了這片湖,一下子斷裂為二,這氣勢何等磅礴!而日月星辰仿佛都漂浮在這湖水之上緩緩行進,這景象何等恢宏!

  技能應用與拓展

  1.本詩是詩人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陽時而作,詩人所表達的是快樂、喜悅的心情。大雁高飛,帶走了我心中的憂愁和苦悶;好月出山,仿佛山銜來了團圓美好之月。大雁多情,君山有意,愁去喜來,令詩人喜出望外。

  2.詩歌頸聯運用夸張手法寫出了岳陽樓高聳入云的情狀,同時這兩句想象奇特,在云間“連下榻”,在天上“行杯”,寫出了詩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

第6課《登岳陽樓》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通過學習培養學生詩歌賞析的能力

  教學重點:

  1、沉雄悲壯、博大深遠的意境

  2、詩人的愛國情懷

  教學過程:

  一、背景介紹

  。 唐代宗大歷三年(768)之后,杜甫出峽漂泊兩湖,此詩是詩人登岳陽樓而望故鄉,觸景感懷之作。時年五十七歲,距生命的終結僅有兩年,患肺病及風痹癥,左臂偏枯,右耳巳聾,靠飲藥維持生命。

  二、詩歌賞析

  頭聯虛實交錯,今昔對照,從而擴大了時、空領域。寫早聞洞庭盛名,然而到幕年才實現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陽樓之喜悅,其實意在抒發早年抱負至今未能實現之情。用“昔聞”為“今上”蓄勢,歸根結蒂是為描寫洞庭湖醞釀氣氛。

  頷聯是洞庭的浩瀚無邊。洞庭湖坼吳楚、浮日月,波浪掀天,浩茫無際,真不知此老胸中吞幾云夢!這是寫洞庭湖的佳句,被王士禛贊為“雄跨今古”。寫景如此壯闊,令人玩索不盡。

  頸聯寫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懷才不遇的心情!坝H朋無一字”,得不到精神和物質方面的任何援助;“老病有孤舟”,從大歷三年正月自夔州攜帶妻兒、乘舟出峽以來,既“老”且“病”,飄流湖湘,以舟為家,前途茫茫,何處安身,面對洞庭湖的汪洋浩淼,更加重了身世的孤危感。自敘如此落寞,于詩境極悶極狹的突變與對照中寓無限情意。

  尾聯寫眼望國家動蕩不安,自己報國無門的哀傷。上下句之間留有空白,引人聯想。開端“昔聞洞庭水”的“昔”,當然可以涵蓋詩人在長安一帶活動的十多年時間。而這,在空間上正可與“關山北”拍合!薄皯{軒”與“今上”首尾呼應。

  三、總結

  通篇是“登岳陽樓”詩,卻不局限于寫“岳陽樓”與“洞庭水”。詩人屏棄眼前景物的精微刻畫,從大處著筆,吐納天地,心系國家安危,悲壯蒼涼,催人淚下。時間上撫今追昔,空間上包吳楚、越關山。其世身之悲,國家之憂,浩浩茫茫,與洞庭水勢融合無間,形成沉雄悲壯、博大深遠的意境。

  四、〖譯文〗

  很早聽過名揚海內的洞庭湖,今日有幸登上湖邊的岳陽樓。

  大湖浩瀚象把吳楚東南隔開,天地象在湖面日夜蕩漾漂浮。

  漂泊江湖親朋故舊不寄一字,年老體弱生活在這一葉孤舟。

  關山以北戰爭烽火仍未止息,憑窗遙望胸懷家國涕淚交流

  五、〖鏈接〗 

 。ㄒ唬 寫洞庭湖的佳句

  1 劉長卿:“疊浪浮元氣,中流沒太陽”

  2僧可明:“水涵天影闊,山拔地形高”

  3許文化:“四顧疑無地,中流忽有山”

  4孟浩然:“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

 。ǘ┰狸枠堑拿摚

  1一樓何奇?杜少陵五言絕唱,范希文兩字關情,滕子京百廢俱興,呂純陽三過必醉:詩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見古人,使我滄然涕下! 

  諸君試看:洞庭湖南極瀟湘,揚子江北通巫峽,巴陵山西來爽氣,岳州城東道巖疆:潴者、流者、峙者、鎮者,此中有真意,問誰領會得來? 

  2后樂先憂,范希文庶幾知道;昔聞今上,杜少陵可與言詩。

  3洞庭西下八百里; 淮海南來第一樓。

  4四面河山歸眼底; 萬家憂樂到心頭。 

  5放不開眼底乾坤,何必登斯樓把酒; 吞得盡胸中云夢,方可對仙人吟詩 。

  上一篇:岳陽樓記 資源匯集

  下一篇:杜甫《登岳陽樓》詩歌鑒賞

第6課《登岳陽樓》教案 篇9

  《登岳陽樓》教學案一體化

  教學步驟

  一、導語

  同學們從小學到現在,學習不少杜甫的詩歌,你學習過的杜甫詩有哪些,(學生背詩接龍)請說說杜甫詩歌有哪些特點?今天我們再學習一首杜甫的五言律詩《登岳陽樓》,在這首中抒發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呢?

  二、解題

  1.投影出示課題

  2.投影有關岳陽樓圖片

  3.簡介背景

  三、誦讀欣賞

  1.配樂范讀,(投影展現)

  注意劃分節奏和語速語調

  2.自由朗讀

 。1)結合注釋疏通句意

 。2)共同討論質疑解難

  3.配樂競讀

  學生評議,教師點結

  4.師生品讀

  (1).品讀意境:(投影)

  寫了哪些景物?這些景物有何特點?

  ————討論明確 景物有洞庭水、岳陽樓、吳楚大地、天地日月星辰.孤老病、關山、涕淚欄桿。這些景物壯闊而悲涼。

  (2)讀后有怎樣的感受?試著將其改寫成一段寫景散文。

  ————使人讀后仿佛進入戰事不斷,游子漂泊他鄉,老病交加,悲痛欲絕,孤苦無助的境地。

  ————很早聽過名揚海內的洞庭湖,今日有幸登上湖邊的岳陽樓。大湖浩瀚象把吳楚東南隔開,天地象在湖面日夜蕩漾漂浮。漂泊江湖親朋故舊不寄一字,年老體弱生活在這一葉孤舟。關山以北戰爭烽火仍未止息,憑窗遙望胸懷家國涕淚交流。

 。2)品讀情感

  這首詩抒發作者怎樣思想感情?

  ————。從“無一字”“ 孤舟”“ 涕泗流”等詞中可看出本詩主要抒發作者早年抱負至今未能實現,懷才不遇,報國無門的哀傷。

  (3)品味語言(投影)

  你最喜歡哪句詩,說說喜歡的理由

  5.比較閱讀

  試比較《題破山寺后禪院》與《登岳陽樓》同異

  明確:

  相同處:都是五言律詩,都有借景抒情

  不同點:

  ————主要表達方式不同,前者以寫景為主,后者以自敘和抒情為主

  ————寫景方式不同,前者以寫實為主,后者寫實與想像想結合

  ————景物特點不同,前者著眼于細節描寫,后者細節與全景相結合

  ————抒發感情不同,前者是物我兩忘的愉快心情,后者抒發的憂郁之情。

  6.配樂齊讀

  四、布置作業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三首詩歌,掌握了朗讀技巧,并感受了作者的情感,對重點詞句做了研讀品味,有很大的收獲。

  1.搜集與《題破山寺后禪院》意境相近的其它田園詩

  2.搜集與《登岳陽樓》意境相近的其它憂國思鄉詩。

第6課《登岳陽樓》教案 篇10

  初中—語文—九年級上冊—第三單元 人生境界—6.登岳陽樓

  實驗區優秀教學設計——《登岳陽樓》

  登岳陽樓

  一、背景介紹

  唐代宗大歷三年(768)之后,杜甫出峽漂泊兩湖,是年(769)詩人已五十七歲,距生命的終結僅有兩年。當時,詩人處境艱難,凄苦不堪,年老體衰,患肺病及風痹癥,左臂偏枯,右耳已聾,貧病交加,再加上北歸無望,全家人寄居在一只小船上,沿著洞庭湖向南漂泊。面對煙波浩渺、壯闊無垠的洞庭湖,詩人會有怎樣的感情呢?21教育網

  二、朗讀古詩,讀準字音及節奏

  三、初知意象

  1.明確大意。

  過去就聽說洞庭湖水勢浩瀚,今天我有幸登上湖邊的岳陽樓。

  廣闊無邊的洞庭湖水,劃分開吳國和楚國的疆界,日月星辰都像是整個地漂浮在湖水之中一般。

  我漂泊江湖,親朋故舊早不知聞,竟無一字寄給我;衰老多病的我呀,只有生活在一只小小的舟船上。

  站在岳陽樓上,遙望關山以北,仍然是戰火紛飛,生靈涂炭;憑窗遙望,胸懷家國,我不禁涕淚奔流。

  2.這首詩用到了哪些意象?這些意象分別帶給你怎樣的感受?

 。ǘ赐ニ、岳陽樓——遼闊雄偉吳楚、乾坤日月——開闊博大孤舟——孤單漂泊)

  3.自己的話將詩人所描繪的意象和畫面描述出來。

  四、緣景明情

  1.首聯體現出作者怎樣的感情呢?

 。ㄔ娙松砼R其境,胸襟自非平常可比。表現了今日得上岳陽樓一償夙愿的喜悅。)

  2.頷聯具體描寫了什么景象?表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ň唧w描寫臨樓縱目洞庭湖的壯闊景象。 表現出詩人壯闊的情懷和氣吞山河的氣魄。)

  3.“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一句,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ㄊ惆l了作者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懷才不遇的心情。)

  4.面對浩渺的洞庭湖,詩人只是感嘆自己的身世嗎?從哪句可以看出?

 。ú皇。此時的杜甫不只是感嘆自己窮愁潦倒、漂泊無依的身世,更為正處在戰火中的祖國“涕泗”橫流。生動地表現出詩人關心人民、關心國家的思想感情。)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

  5.學完這首詩后,你最喜歡哪一聯?為什么?

  五、拓展提升

  1.杜甫、范仲淹筆下的洞庭湖,你更欣賞哪一個?說說理由。

  2.杜甫、范仲淹的借景抒情,哪一個對你觸動更大?為什么?

第6課《登岳陽樓》教案(通用10篇) 相關內容:
  • 九上《登岳陽樓》集體備課教案(精選13篇)

    初中—語文—九年級上冊—第三單元 人生境界—6.登岳陽樓實驗區優秀教學設計——《登岳陽樓》登岳陽樓一、背景介紹唐代宗大歷三年(768)之后,杜甫出峽漂泊兩湖,是年(769)詩人已五十七歲,距生命的終結僅有兩年。...

  • 人教版高二選修《登岳陽樓》教案(精選14篇)

    【學習目標】1.通過反復誦讀、聯想想象去置身詩境,感受詩歌的意境美,領悟詩歌的感情。2.學習本詩,了解杜甫詩歌的思想內容和創作風格。【學習重點】掌握置身詩境,緣景明情的鑒賞方法。【學習難點】緣景明情。...

  • 九上《登岳陽樓》導學案(精選17篇)

    登 岳 陽 樓 1.誦讀詩歌,體會詩歌語言,感受杜甫沉郁頓挫的風格。 2.通過背景的了解,理解杜甫憂國憂民的情懷。 3.背誦詩歌,感受詩歌雄渾闊大的意境。...

  • 《登岳陽樓》教學案(通用14篇)

    《登岳陽樓》教學案一體化教學步驟 一、導語同學們從小學到現在,學習不少杜甫的詩歌,你學習過的杜甫詩有哪些,(學生背詩接龍)請說說杜甫詩歌有哪些特點?今天我們再學習一首杜甫的五言律詩《登岳陽樓》,在這首中抒發作者怎樣的思想感...

  • 《登岳陽樓》教案優秀(精選15篇)

    【教學目標】1 、背誦本詩。 2 、學習如何通過對古典詩歌中意象的把握來體會和品味詩歌的意境美。 3 、通過學習了解杜甫詩歌的意境和創作風格,并進一步探究中國古典詩歌的不同風格。...

  • 《登岳陽樓》教學設計(精選13篇)

    〖教學目標〗1、學習如何通過對古典詩歌中意象的把握來體會和品味詩歌的意境美。2、理解和體會杜甫懷才不遇的憂憤和憂國憂民的情懷。3、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本詩〖教學重點〗理解和體會杜甫懷才不遇的憂憤和憂國憂民的情懷。...

  • 李白《與夏十二登岳陽樓》閱讀題的答案(通用2篇)

    6.(6分)(1)(3分)岳陽城、山川、洞庭湖、大雁、月亮、云(不少于3種)。(2)(3分)擬人修辭手法,賦予雁子、高山以人的情感,生動地表現作者內心激動、喜悅、愉快之情。...

  • 登岳陽樓優秀教案(通用9篇)

    教學目標1、培養學生詩歌賞析的能力,把握本詩沉雄悲壯、博大深遠的意境。2、領會《登岳陽樓》通過描繪雄偉壯闊的藝術境界和個人孤苦的境遇,表達詩人感受時傷世,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懷。...

  • 登岳陽樓(通用12篇)

    登 岳 陽 樓 1.誦讀詩歌,體會詩歌語言,感受杜甫沉郁頓挫的風格。 2.通過背景的了解,理解杜甫憂國憂民的情懷。 3.背誦詩歌,感受詩歌雄渾闊大的意境。...

  • 《登岳陽樓》教案

    【教學目標】1 、背誦本詩。 2 、學習如何通過對古典詩歌中意象的把握來體會和品味詩歌的意境美。 3 、通過學習了解杜甫詩歌的意境和創作風格,并進一步探究中國古典詩歌的不同風格。...

  • 李白《與夏十二登岳陽樓》閱讀題的答案

    大多數同學覺得文言文閱讀比較難,其主要原因是對于一些重要實詞和虛詞掌握的不夠透徹,也不了解古文句式的翻譯技巧。在平時的學習中,重視語文基礎知識的學習,這樣我們才能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

  • 《登岳陽樓》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學習如何通過對古典詩歌中意象的把握來體會和品味詩歌的意境美。2、理解和體會杜甫懷才不遇的憂憤和憂國憂民的情懷。3、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本詩〖教學重點〗理解和體會杜甫懷才不遇的憂憤和憂國憂民的情懷。...

  • 九年級語文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色偷偷亚洲男人本色 |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久久久久 | 日本少妇特殊按摩2 | 91av一区| 成年人免费公开视频 | 午夜理论欧美理论片 | 视频在线观看污 | 日本中文字幕二区区高清 | 国产精品国模大尺度视频 | 5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蜜臀 | 丰满放荡岳乱妇呻吟 | 一区二区日韩欧美 | 亚洲精品天堂在线 |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浪潮软件 | 天天躁日日躁aaaa视频 | 欧美性视频一区二区 | 亚洲国产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综合 | 日本黄页网站免费大全 | 国产主播AV福利精品一区 | 国产激情视频网站 | 福利在线国产 | 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 日韩高清片 | 麻豆黄色网 | 亚洲AV鲁丝一区二区三区黄 | 午夜少妇性开放影院 | 伊人情人色综合网站 | 免费黄色视屏网站 | 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 国产成人自拍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乱叫456在线 | 国产美女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国产成人久久 | 97大神超碰在线中文字幕 | 扒开双腿吃奶呻吟做受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女王 | 日韩国产一级毛片 | 日日干狠狠操 |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精品亚洲国产成人AV | 免费色视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