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 - 威尼斯的小艇(精選2篇)
語文 - 威尼斯的小艇 篇1
教學目標 :
教養:
1.了解威尼斯獨特的地理風貌,小艇的特點,以及它同威尼斯水城的關系,學習作者抓住事物特點寫的表達方法。
2.學習本課6個生字新詞,認識3個生字,理解重點詞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前四個自然段。
教育:
了解異國風情,陶冶生活情趣。受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教育。
教學重點
1.認識小艇是威尼斯重要的交通工具,了解異國風情,陶冶生活情趣。
2.了解小艇的特點以及它同威尼斯水城的關系,學習作者抓住事物特點寫的方法。
教學難點 :了解作者怎樣介紹小艇的特點,培養學生細心觀察事物,抓住事物特點進行描寫的能力。
課前準備: 制作教學課件。
課前預習:朗讀課文,自學,思考、質疑。
教學時間 二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重點:檢查預習,欣賞圖片,感受文本,研究文本。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檢查預習,交流信息。
示題:1、齊讀。13《威尼斯的小艇》。“艇”是生字與“挺、蜓”形近。
2、通過預習查閱資料,你對威尼斯有哪些了解?
3、小結。
二、欣賞風光,感受文本,提出要研究的問題。
1、欣賞威尼斯風光,說說你對圖片中的什么印象深刻?為什么?
2、討論,小結:威尼斯的建筑、橋梁、地理地貌、小艇都值得我們研究,這節課我們主要圍繞威尼斯小艇展開研究。
3、查:預習了課文,你知道了文章主要寫什么? (完成板書)
4、就本課內容,你主要想研究什么?(重點在解決怎么寫和為什么這樣寫及這樣寫的好處?)
生提問,教師板書問題綱要。
3、師: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問題研究。
4、課件出示“研究學習步驟”
○1讀課文,抓與你感興趣的問題相關的內容多讀幾遍?
○2聯系上下文或學習、生活實際,先獨立思考,再與同學合作研究問題,尋求答案。
○3準備成果匯報。
三、研讀文本,獲得新的體驗。
1、學生匯報研究情況,逐個解決問題
2、插入幾項訓練。主要讀的訓練(課件出示)
○1填空:文章把小艇比作: 。
○4自學完成第五段填表。
四、作業 :小組合作表演情景劇巧遇威尼斯水巷。
第二課時
課時重點:
完成課文的閱讀、體會。朗讀課文并背誦,檢查生字詞,完成練習。
教學過程 :
一、閱讀體會第六段
1、獨立閱讀,體會本段的意境和寫作特色。(靜動結合)
2、媒體出示圖片,感受夜晚的威尼斯。
3、朗讀文段,體會語言的意境。
4、小結:學習作者始終圍繞中心,抓住事物的特點,寫具體,注意動靜結合。
二、朗讀背誦1-4段
1、自由朗讀,抓住關鍵詞背誦。
2、小組互相檢查背誦。
3、集體背誦。
三、字詞檢查
1、媒體出示生字新詞,檢查個人讀
2、齊讀字詞,分析難寫字。
四、作業 :
1、抄寫生字詞
四、綜合練習:
1、完成《輔導練習》和閱讀本(摘抄好詞句)
2、練習用導游的語氣向家人介紹威尼斯小艇。
3、探究嘆息橋名字的來歷。
附板書:
反饋:
語文 - 威尼斯的小艇 篇2
教學《威尼斯的小艇》時,將它分為三大塊進行教學,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以學生為主體,讓他們自學、自悟、自會。當然這自主的精神并不是讓他們在課上放任自流、毫無目的行動,而是在教師正確的引導啟動下形成的。
一、還給學生足夠的讀書時間與思考時間
教學中,我首先讓學生通過第一自然段的學習明白:小艇是威尼斯的重要交通工具。在這一段學習中特別指出“大街”“汽車”是什么?接著直接進入本課中的重難點的學習小艇與威尼斯人的生活有著密切聯系。讓學生在讀書中自己完成表格:誰坐著小艇干什么,我故意在表格中多設計了一格,讓學生想還會有誰坐著小艇干什么。在反復的讀喧鬧中的威尼斯的描寫與靜寂中的威尼斯的描寫語句,讓學生思考:威尼斯的熱鬧與靜寂和小艇的關系,作者為什么這樣寫。從而理解了小艇對威尼斯的重要,及作者用動靜結合的描寫形成對比,寫出小艇的作用。同時學生在讀書與思考中也體會威尼斯的美。
二、朗讀教學中,側重情感的啟動
在最后一段的教學中,教師注重情境的創設,課堂上立時呈現出威尼斯夜寂靜的美的氛圍。這里面,教師側重對學生情感的啟動。
先讓學生體會老師所范讀的語句,這是學生情感啟動前的醞釀。隨后讓學生去體會某生所朗讀的語句的情感,因為情感的啟動不是一激而就的,有個情感變化、逐漸深入形成的過程。在基本理解如何表現自己的情感的基礎上,放手讓他們有感情地小聲試讀。朗讀的啟動過程,也體現了學生的自主學習。一層一層并非機械地進行,穿插著老師的講解、范讀,學生的有情感地跟讀。老師把情感這根弦繃得緊緊的,不讓他走樣,無論是肯定表揚或批評指正,都是為了對情感的理解與啟動。
三、自讀自悟中,重視思維的啟迪
在教學中,我把駕馭文本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同時能針對幾個難句,采取半扶半放、放手自學、對難點詞“操縱自如”進行點撥指導的教學方法。通過交流反饋,抓住小艇的外形與內部舒適等特點,讓學生充分挖掘教材的內涵,且注重穿插能力訓練——理解好關聯詞的運用等。教師也參與其中的演讀,做到師生互動。我自始至終尊重學生,用鼓勵的`目光,會心的微笑令學生積極動腦勇敢地發言,從而迸發出妙語連珠的精彩回答,學生真正走進了文本,又走出文本,并超越文本,使課堂充滿多姿多彩的創新美和濃濃的人文氣息,做到“形散而神聚”。
在本課教學中,我感覺教學過程還算比較順暢,但也有些方面不盡人意。如:對課文背景的理解還不深不透。又如:教學小艇的樣子時,對比喻句的分析不夠到位,使學生對小艇的結構領會得不夠準確清晰。這些方面在今后的教學中仍需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