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第二單元中考考點知識整理
(2)發展教育事業的意義:
只有把教育搞上去:①才能化人口大國為人才強國,化人口壓力為人才優勢。②才能從根本上提高中華民族的整體素質,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③才能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取得戰略主動地位。在整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過程中,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必須始終堅持。
3.科教興國
(1)科教興國戰略的提出
(2)推進科教興國必須加強科技創新和教育創新
原因:①科技創新能力,是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②提高科技創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教育創新能力;③發展科技、教育,是實現經濟振興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根本大計。
七、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
1.我國的資源現狀
(1)自然資源總量大,種類多,但人均資源占有量少,開發難度大。這是我國的又一個重要國情。
(2)我國資源開發利用不盡合理、科學,浪費、損失嚴重。
2.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1)資源問題也是發展問題
(2)可持續發展的含義和要求
含義:就是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損害后代人滿足其需求的能力的發展。
要求:人類與自然和諧共處,認識到自己對自然、社會和子孫后代應盡的責任。
(3)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必要性
面對人口、資源、環境方面的國情,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全過程中都必須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堅持以人為本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正確處理好人口、資源、環境之間的關系,使我國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生態環境得到改善,資源利用效率顯著提高,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推動整個社會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和諧發展道路。
八、燦爛的中華文化
1.中華文化博大精深
(1)中華各民族共同創造中華文化。
(2)中華文明能源遠流長的原因: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鑄在中華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3)中華文化的構成:文化典籍、科技工藝、文學藝術、道德倫理等等。
(4)中華民族優良歷史文化傳統的影響
①對中國人的價值觀念、生活方式和中國的發展道路具有深遠影響。②對世界文化的發展產生重大作用。
2.傳統美德薪火相傳
(1)中華民族有哪些傳統美德?
(2)中華傳統美德的不斷豐富和發展
3.弘揚與培育民族精神
(1)中民族精神生生不息
①民族精神的重要意義: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一個民族要生存和發展,就要一種昂揚向上的民族精神。一個民族只有具有高尚的民族品格,堅定的民族志向,遠大的民族理想,才能有巨大的凝聚力,才能成就偉業,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②偉大民族精神的內容
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
③偉大的民族精神始終是鼓舞我們民族迎難而上、團結互助、戰勝強敵與困難的不竭力量之源。
④民族精神的豐富和發展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
新時期新時代:大慶精神、"兩彈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載人航天精神。
(2)民族精神我傳承
①每一個中華兒女都有責任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
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我們每一個中華兒女都有責任、有義務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
②如何傳承中華民族的偉大民族精神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要結合時代和社會發展要求,不斷為之增添富有生命力的內容。我們要不斷增強改革開放以來所形成的自立意識、競爭意識、效率意識、民主法制意識、求知精神、服務精神、開拓創新精神等等,使民族精神在保持優秀傳統的同時更具有現代氣息和時代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