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二月時政資料
一、國內部分1、總理與網友在線交流
全國兩會召開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xx2月27日上午來到中國政府網和新華網,與網友在線交流。強調,期間,我們要使社會更加發展進步,使國計民生的一系列重大問題進一步得到改善,讓人民生活得舒心、安心、放心,對未來有信心。這是總理連續第三年與網友進行在線交流。
2、促進稀土行業持續健康發展
國務院總理xx2月16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促進稀土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政策措施。會議強調,必須加快轉變稀土行業發展方式,提升開采、冶煉和應用的技術水平,堅持保護環境和節約資源,堅持控制總量和優化存量,堅持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積極開展國際合作,力爭用5年左右時間,形成合理開發、有序生產、高效利用、技術先進、集約發展的稀土行業持續健康發展格局。
3、《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實施30周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實施30周年紀念大會2月12日在京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主任委員劉延東出席會議并強調,要以育人為根本,以質量為核心,以改革為動力,加快發展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結構優化、布局合理的高質量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人力資源強國、提升國家綜合實力提供有力支撐。
4、國務院召開全國糧食生產電視電話會議
國務院2月10日在京召開全國糧食生產電視電話會議,總理作重要講話。他強調,穩定發展糧食和農業生產,是管理好通脹預期、穩定消費價格總水平的基礎,也是實現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的基礎。各地區各部門要牢固樹立大局意識,進一步加強領導,加大支持力度,抓好政策落實,努力促進糧食和農業生產穩定發展。
5、中國專利申請量居世界第四
總部位于瑞士日內瓦的世界知識產權組織2月9日發布報告稱,在其《專利合作公約》框架下的國際專利申請數量XX年增長了4.8%,中國的專利申請量已躍居世界第四,該組織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的國際專利申請量由XX年的7900件增加到去年的12339件,總數位列美國(44855件),日本(32156件)和德國(17171件)之后。
二、國 際 部 分
1、日本與印度簽署經濟合作協定
日本與印度2月16日在東京簽署了促進兩國貿易與投資自由化的經濟合作協定(epa)。根據協定,未來10年內,占兩國貿易總額94%的產品的關稅將逐步降至零。
2、美“星塵”號探測器拍攝彗星照片
據美聯社報道,美國航天局發射的“星塵”號探測器在格林尼治時間2月15日4時37分(北京時間15日12時37分)飛臨距離坦普爾1號彗星表面約179公里處。“星塵”號探測器與坦普爾1號彗星“擦肩而過”時,為其拍攝了70多張高清晰度的照片,并傳回許多與彗星表面蒸發物有關的信息,以供科學家研究彗星的演變過程。
3、俄羅斯首次踏上“火星”表面
北京時間2月14日18時,經歷了256天漫長的“飛行”之后,在俄羅斯參加模擬登陸火星試驗的兩名志愿者首次踏上“火星”表面,把中國的五星紅旗、俄羅斯的白藍紅三色旗和歐洲空間局的旗幟插上“火星”,并進行了“火星”表面采樣等模擬活動。
4、蘇丹南方與北方分離
蘇丹總統巴希爾2月7日下午正式宣布接受蘇丹南部公投最后結果——蘇丹南方與北方的分離。蘇丹人民解放運動在2月13日舉行的政治局會議上確定公投后將與北方分離,即將建立的新國家國名為“南蘇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