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學教案紙(精選10篇)
中班科學教案紙 篇1
一.活動目標
發現事物不同的排列規律。
嘗試自己設計排列規律,并能用較準確的語言表達。
初步了解其特性。
樂意與同伴合作游戲,體驗游戲的愉悅。
二.活動準備
畫有不同排列規律的圖片三幅。
厚薄不同的圖書,顏色不同的紙杯,大小不同的紙船。
大小、顏色、形狀不同的可操作性的圖形若干。
三.活動過程
⑴開始部分組織幼兒坐好
⑵基本部分
1.請幼兒觀察教師按照不同規律排列(大小、厚薄)的紙制品,如:紙杯、圖書、紙船等,引導幼兒發現并說出排列的規律。
2.請幼兒觀察圖片,發現并說出不同的排列規律。
出示兩組高矮不同的樹,請幼兒想想可以怎樣有規律地排列,引導幼兒說出按高矮排列或矮排列。
3.游戲:"猜猜看",讓幼兒尋找規律,并能快速說出空位置上的相應圖形是什么圖形。
4.出示按數量遞增的排列規律,讓幼兒尋找規律,并嘗試繼續往下排列。
5.啟發幼兒創造新的排列規律。“文章.出自大.考.吧幼.師網."如按物體的顏色排列(紅綠、紅綠、紅綠)6.幼兒操作。
⑶結束部分啟發幼兒自己設計排列規律,用操作卡片拼擺出來,并與小朋友說說自己是按什么順序排列的。
四.活動延伸
1.由會"排隊"的紙寶寶引申出小寶寶們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排隊,要井然有序。
2.手工活動:折紙
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中增加了社會領域的內容:培養幼兒的分享、合作意識。這主要針對我班部分幼兒缺乏合作意識的問題而提出。另外,知識的難度有所提高,表現在:讓幼兒不僅發現規律并按規律延伸序列,不僅嘗試自己設計規律,還要用“多種方式”表現規律。
“多種方式”,其實是把藝術等其他領域的知識滲透到數學活動中。結果表明,這樣的目標在幼兒的“最近發展區”內,是幼兒經過努力能夠達到的。所有幼兒都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除個別幼兒數學能力發展稍滯后及少數幼兒合作意識弱以外,其余幼兒均能達到目標。
中班科學教案紙 篇2
活動目標
1.在觀察、操作中探索剪出長長的紙蛇的方法。
2.在操作活動中體驗探索、發現并獲得成功的樂趣。
3.在探索中不怕困難、動手動腦、細心觀察、有堅持性。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日常生活中,幼兒對報紙有一定的了解;有過剪直線的經驗。
2.物質準備:1/2 A4紙大小的廢舊報紙、剪刀若干,少許劃線的紙,圖片課件,照相機。
活動過程
1.看一看,說一說。
(1)播放課件,引導幼兒觀察并說一說蛇的外形。(長長的身體)
(2)我們也來用報紙變一條長長的紙蛇吧。
分析
此環節利用課件引導幼兒直觀發現蛇的身體很長,從而對“剪長長的紙蛇”有更大的探索欲望。
2.探索剪出紙蛇。
(1)幼兒討論:你想怎么剪呢?
幼1:我想沿著這條長邊剪。
幼2:我想斜著剪。
幼3:我想轉圈剪。
分析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以下簡稱《綱要》)指出,教師要成為幼兒活動的支持者。對于中班孩子來說,他們已有一定的討論及借鑒的能力,因此教師先通過引發幼兒討論,讓孩子們在動手操作前有思考的時間,并且能使他們開動腦筋互相啟發,起到支持者的作用。
(2)嘗試探索:教師引導幼兒剪出一條自己認為是最長的紙蛇。
(3)觀察分析:和同桌小朋友剪出的蛇比一比,粘到前邊展示板上和其他小朋友剪出的蛇比一比,看看誰剪出的蛇長。
(4)提問:你是用什么方法剪出紙蛇的?
幼1:我是轉圈剪的,像棒棒糖一樣。
師:剪到了報紙的哪里?
幼1:都剪完了。
師:還有誰和他的方法不一樣?你是用什么方法剪的?用完了整張報紙嗎?
幼2:我是對邊剪的。
師:怎樣對邊剪呢?
幼2:就像我們剪過的拉花一樣,剪到對面,但是不能剪斷。
師:雖然他們用的方法不一樣,但他們剪的時候有一個一樣的地方是什么?
幼3:都用完了整張報紙。
師:除了這一點,剪的時候我們還要注意什么呢?
幼4:不剪斷。
小結:原來把整張報紙剪完,不剪斷,就能剪出一條長長的紙蛇。
分析
此環節通過幼兒探索后的交流,使幼兒能借鑒同伴經驗,知道有不同的方法可以剪紙蛇,這樣使孩子們有更多自己總結出經驗的過程,并為下一環節做鋪墊。
3.挑戰任務:剪出更長的紙蛇。
(1)幼兒觀察分析。
提問:仔細看看,我們同樣都用了整張紙剪紙蛇,你們發現了什么?(有的長有的短)
猜猜這是為什么呢?這條為什么長呢?另一條為什么短呢?
小結:原來紙蛇的長短和剪的寬窄有關。
分析
教師要善于發現幼兒的問題,并能夠引導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通過深入對比孩子們剪的不同長短的紙蛇,使他們觀察出紙蛇的寬窄不同,從而激發他們在對比中體會“越窄越長”的道理。
(2)教師提出任務:我們找到了能讓紙蛇變長的好方法,想不想剪一條比你剛才那條更長的小蛇呢。
(3)幼兒嘗試探索。教師鼓勵幼兒堅持、細心剪完整張報紙,并且不剪斷。
(4)比較觀察:幼兒觀察老師拍攝的錄像,感受成功。
提問:你成功了嗎?小朋友想要剪出最長的紙蛇都需要什么條件呀?
小結:只要肯動腦多動手,細心堅持,事情就會做得更好。
分析
在總結出如何剪出長長紙蛇的方法后,孩子們接受了更進一步的挑戰,都在用心堅持剪出細細的紙條,從而使自己的紙蛇變得更長,也從中感受到動腦筋、細心堅持的重要性。這符合幼兒的探索欲望,并且很好地達成了第3條目標,使幼兒進一步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
活動反思
在幼兒的一生中會不斷遇到困難,怎樣面對困難、積極想辦法解決,就成了對幼兒長遠發展非常重要的一個能力。《綱要》中也提出,“要引導幼兒在觀察、比較、探究以及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養成細心、堅持、不怕困難等品質。”
本次活動中,我設計了“怎樣把一張小小的長方形報紙剪成長長紙蛇的游戲”,鼓勵幼兒在游戲中動手動腦、觀察探究,意在通過循序漸進的游戲活動,使幼兒邊玩邊感知,邊嘗試邊學習,邊交流邊解決困難,體驗動手動腦進行探索之后帶來的成功感,并把自己的感知經驗運用到實際生活中,解決幼兒實際生活中的問題。
中班科學教案紙 篇3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探索紙的秘密的興趣。
2、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和比較能力。
3、引導幼兒通過摸摸、玩玩,感知紙的特性。
4、能在情景中,通過實驗完成對簡單科學現象的探索和認知,樂于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所發現的結果。
5、發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活動準備】
各種各樣的紙若干,如卡紙、宣紙、繪畫紙、皺紋紙、牛皮紙等。多媒體課件、即時貼、每組一盆水。
【活動過程】
一、帶領幼兒欣賞手工制品,引出活動主題。
今天這里舉辦了手工作品展,我們一塊去看看吧。提問:你看到了什么?它們使用什么材料制成的?他們雖然都是紙,讓我們來找找什么地方不一樣?
二、幼兒自由玩紙,引導幼兒用較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發現。
引導幼兒摸一摸、吹一吹、撕一撕、聽一聽,放到眼睛上看一看等方式來發現紙的不同。
三、和幼兒一起做實驗,了解紙的特性。(易撕碎、揉皺;怕水、吸水性強;怕火、易燃燒)
四、請幼兒說出生活中那些東西使用紙做成的,教育幼兒在日常生活中正確使用紙。(不要把紙弄濕、不在火旁看書)
五、通過觀看多媒體課件,了解特殊功用的紙。
教師小結:
紙在我們生活中用處特別大,不同的紙有不同的用處,給我們生活帶來了很大的便利。希望小朋友好好學習,長大后發明出更多特殊作用的紙。
【活動延伸】
啟發幼兒利用小籃子里的紙進行手工制作。在美工區投放各種類型的紙,供幼兒操作,進一步感受紙的特性。
【效果分析】
本次活動從幼兒熟悉的事物入手,幼兒在摸一摸、吹一吹、撕一撕、聽一聽、做實驗等過程,使幼兒發現了紙的特性。活動中教師的積極引導,幼兒的主動探索表現得非常明顯。幼兒明白紙的用途非常廣泛,接下來讓幼兒看錄像,激發了幼兒對科學家的崇敬。
教學反思:
幼兒對事物的認識具有形象性、具體性的特點,喜歡直接參與嘗試,對操作體驗型的活動尤為感興趣。本次科學活動正符合了孩子們好動手、喜探究的心理特點。活動的目的是培養幼兒動手操作、主動活動的興趣和創造意識。材料的提供上既注意材料的平常性,又充分注意了材料的層次性、開放性,幼兒可以嘗試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主動探索,體驗成功的快樂。
中班科學教案紙 篇4
班級:中一
科目:科學
一、活動目標:
1、了解紙在生活中的用途,教育幼兒要愛護紙。
2、通過玩紙游戲培養幼兒的發散性思維,手腦協調及提高幼兒的環保意識。
3、讓幼兒初步了解紙是我們中國人發明制造的。
二、活動準備:
紙飛機一架,成品紙風車、剪紙花、紙偶、紙船、圖片、各種紙制品(書、紙箱、畫紙、薯條袋,紙巾、紙板等)
三、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一架紙飛機,引起幼兒的注意力。
問:小朋友,知道老師手上的飛機是用什么做的嗎?(紙)除了紙飛機,在我們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是用紙做的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2、出示各種紙制品,讓幼兒一起討論。
3、出示各種紙張,讓幼兒通過看、摸、折、撕了解各種紙的特征。
①看:觀察紙的顏色和光度。
②摸:感知紙的光滑和粗糙。
③折、吹:發覺紙的厚薄與軟硬
④撕:比較哪種紙容易撕
四、制作活動:
制作紙球、紙尾巴、撕紙、折紙
五、活動延伸:
在戶外活動時讓孩子繼續體驗自己制作成就《玩紙球》《揪尾巴》,通過游戲培養幼兒發散性思維,手腦協調能力發展。
中班科學教案紙 篇5
活動目標:
1、了解紙在生活中的用途,教育幼兒要愛護紙。
2、通過玩紙游戲培養幼兒的發散性思維,手腦協調及提高幼兒的環保意識。
3、讓幼兒初步了解紙是我們中國人發明制造的。
活動準備:
紙飛機一架,成品紙風車、剪紙花、紙偶、紙船、圖片、各種紙制品(書、紙箱、畫紙、薯條袋,紙巾、紙板等)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一架紙飛機,引起幼兒的注意力。
問:小朋友,知道老師手上的飛機是用什么做的嗎?(紙)除了紙飛機,在我們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是用紙做的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2、出示各種紙制品,讓幼兒一起討論。
3、出示各種紙張,讓幼兒通過看、摸、折、撕了解各種紙的特征。
①看:觀察紙的顏色和光度。
②摸:感知紙的光滑和粗糙。
③折、吹:發覺紙的厚薄與軟硬
④撕:比較哪種紙容易撕
制作活動:
制作紙球、紙尾巴、撕紙、折紙
活動延伸:
在戶外活動時讓孩子繼續體驗自己制作成就《玩紙球》《揪尾巴》,通過游戲培養幼兒發散性思維,手腦協調能力發展。
中班科學教案紙 篇6
設計意圖: 紙,雖然是幼兒平時常見的一種物品,但幼兒并不對各種紙的特性及用途進行探索,在認識紙的過程中,非常有必要給幼兒創設一個能充分探索、嘗試、感知的活動,以引起幼兒探索紙的秘密的興趣。
活動目標:⒈激發幼兒探索紙的秘密的興趣,體驗發現的快樂。
⒉讓幼兒感知不同紙張在水里的變化,能用語言與同伴交流探索的過程與結果。
⒊讓幼兒嘗試通過探究、討論客觀的記錄事實。
活動準備:⒈師生共同收集砂紙、卡紙、牛皮紙、面巾紙、電光紙、手工紙、報紙、瓦楞紙等。
⒉水盆5只,抹布5塊。
⒊記錄紙幼兒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⒈引導幼兒觀察紙的外形有哪些不同之處,讓幼兒初步感知紙的不同類型,并讓幼兒根據生活經驗猜測且指出不同紙張的不同用途。
引導詞:你們桌子上的紙看起來有哪些地方不一樣?摸一摸有什么地方不一樣?猜一下,它們都能做什么用?
⒉請幼兒先猜測紙遇到水會怎樣,然后用桌子上的操作材料一一實驗,說出不同的紙遇到水后的不同反映。
猜猜——各種紙遇到水以后會變成怎樣。
找找——哪些紙可能會爛,哪些紙可能不爛,將手中的紙分一分。
試試——一張張將紙放入水里,驗證剛才猜想的結果。
議議——紙怕不怕水。
引導詞:如果紙到水里去了會怎樣?所有的紙到了水里以后都一樣嗎?
⒊請幼兒討論為什么有的紙怕水有的.紙不怕水,教幼兒要愛惜紙張。
比比——哪些紙(不)爛,哪些紙爛的慢(快),哪些紙不怕水。
講講——將探索過程中的發現講給大家聽一聽。
小結:我們用的紙有的很怕水,一沾水紙就壞了,我們在用的時候一定要小心,尤其是我們的書本。
⒋引導幼兒討論不同紙的不同用途。
想想——不同的紙有什么不一樣的用處。
⒌以小組為單位,請幼兒記錄自己觀察的結果。
記記——將自己的發現用記錄紙記錄下來。
⒍與
不錯的幼兒一起處理泡壞的紙,收拾桌面結束活動。
中班科學教案紙 篇7
活動內容:
彩色的紙花
活動目標:
1、對排序活動有興趣。
2、學習用語言講述排序結果。
3、初步學習按自定的規律給一組物體排序。
活動準備:
每位幼兒三種顏色紙花若干,排序板一份。
活動過程:
1、觀察操作,發現規律。
(1)教師出示各色紙花。
提問:這些紙花有什么不同?(顏色、形狀、數量)如果給它們排隊,可以怎么排?
(2)幼兒自由發言,討論排列方法。
(3)演示操作,幼兒觀察并發現規律。
2、幼兒獨立進行排序活動。
(1)教師:你們想把紙花排成什么樣子呢?想好了大家就可以試試看。
(2)幼兒操作,教師幫助指導。
3、請幼兒互相介紹、欣賞排序作品,了解更多的排列規律。
(1)幼兒講述自己的排序結果,教師同步演示幼兒的.操作。
(2)教師小結。
4、引導幼兒利用更多的元素變化,去設定規律。
(1)提問:剛才每個小朋友都想出了好辦法,你還能排出不一樣的嗎?
(2)幼兒表達操作結果,教師同步演示。
(3)教師再次小結。
中班科學教案紙 篇8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觀察,嘗試運用卷、捏、折、貼等不同方法,卷出不同造型的線條卷紙花。
2、鼓勵幼兒在掌握多種卷紙技能的基礎上大膽想象并造型,通過搭配組合的方式,表現出美麗的圖案。
3、發展幼兒手部肌肉的靈活性。
活動準備:
幼兒:硬紙板、自粘紙、彩紙條、膠水、抹布師:各種形狀的紙卷、紙條、膠水、硬紙板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觀察,嘗試運用卷、捏、折、貼等不同方法,卷出不同造型的卷紙。
1、師出示紙條"這是什么?"(紙條)師出示圓形的卷紙貼在黑板上"現在我要變一個魔術,請你們想一想變出來的這個是用什么方法做成的?"
2、幼兒個別回答"通過卷紙條,結尾的地方用膠水固定住,可以變出圓圓的卷紙,但是為了卷的不那么小,卷完了以后可以稍微抖一抖,讓它變得松一點。"
3、"我把一張紙條用卷的方法變成了一個圓形的'紙卷,你有其他的辦法把這個紙條再變出其他圖形?還可以把我們這個圓形的紙卷變出不同造型?請你們去試一試。"幼兒分散嘗試。
4、師請幼兒介紹,并做補充:"我這里還有這些圖形,請你們來看一看,你覺得哪個圖形有點難?"一頭尖形:用手捏住一頭的最外面一層紙,使這一頭變成尖尖的樣子。
兩頭尖形:在剛才卷好的一頭尖的圖形上,找到尖尖頭對面的地方,再捏住外面一層紙,變出一個尖尖頭出來就成功了。
長條形:卷的時候,最先開始卷的一段要卷的長一些。
螺旋形:卷的時候只要卷一半就可以了。
正反折形:正反正反折紙。
正反螺旋形:先卷起一頭,把紙翻過去,再從另外一頭開始卷。
二、鼓勵幼兒在掌握卷紙技能的基礎上大膽想象并造型,通過搭配組合的方式,表現出美麗的圖案。
1、"我們已經變出了這么多圖形了,那我們可以把這些圖形組合在一起,變成一個美麗的圖案,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其他小朋友們的作品吧!"師出示成品。"這些花是由哪些部分組成的?(花瓣和花心)花瓣和花心都是卷好了豎著貼在硬紙板上的自粘紙上的。"
2、"這些美麗的作品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卷紙花。
3、"你們想不想也來做一朵美麗的卷紙花?"
三、幼兒制作,教師指導。
1、要求:
先卷再貼,當你想要貼的時候,把硬紙板上的自粘紙撕下來,花心我們上次已經卷過了,放在在你們的盤子里了,直接貼上就可以了。
2、幼兒制作,教師指導:
能力強的孩子鼓勵幼兒運用多種卷紙技能就行造型。
能力弱的小朋友幫助他們簡單的造型。
四、評價
1、請幾個孩子舉著作品走到前面來給大家欣賞他的作品,請孩子們互相說一說,你最喜歡那一朵花?為什么?
2、師表揚,并提出一些建議讓孩子們的技能更上一層樓。
3、"請你把你的小花放到旁邊的桌子上,晚上回家獻給爸爸媽媽吧。"
中班科學教案紙 篇9
設計意圖:各種各樣的紙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用的的物品,孩子們時常會用的它們,但是對于紙的特性就知之甚少,本次活動我運用小試驗的方法,引導幼兒通過自己的動手操作,了解紙的吸水性,通過對比實驗,引導幼兒感知不同材質的紙吸水性的不同。
活動目標:
一、通過觀察及探索,了解紙有吸水性,感知不同材質的紙吸水性不同。
二、初步學習用記錄單記錄試驗的結果。
三、愿意動手操作,對實驗感興趣。
活動重點:
了解紙有吸水性,感知不同材質的紙吸水性不同。
活動難點:
初步學習用記錄單記錄試驗的結果。
活動準備:
一、物質準備:睡蓮圖片、紙折睡蓮(牛皮紙、卡紙、手工紙、報紙)、各種材料的紙(牛皮紙、卡紙、報紙、餐巾紙、皺紋紙、海綿紙、瓦楞紙、圖畫紙、包裝紙等)記錄表格、裝有水的`水盆若干、毛巾二、經驗準備:幼兒能認識各種材質的紙、幼兒能認識睡蓮
活動過程:
一、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小朋友,你見過睡蓮嗎?睡蓮是生活在哪里的一種植物?
二、教師出示“睡蓮”,引導幼兒進行觀察。
(一)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朵“睡蓮”請你來說說它是用什么做成的?
(二)我有一個問題,要考考你們,這朵紙制作的睡蓮放到水里后會發生什么變化?引導幼兒說說自己的想法。
三、操作活動:睡蓮花兒開
請幼兒將睡蓮放到水中,觀察睡蓮的變化。(教師在幼兒操作前要提出操作要求)
(一)引導幼兒說說自己的發現。
(二)教師引導幼兒觀察水中的睡蓮,引導幼兒說說紙有什么變化,幫助幼兒發現它們的不同。
(三)小結:原來水跑到紙睡蓮的身體里,花瓣就會慢慢地撐開,這就是紙的吸水性。
四、教師出示不同材質的紙引發幼兒大膽猜想。
(一)我這里有一些紙你們來看看他們都是哪種紙?(牛皮紙、卡紙、報紙)
(二)出示做好的睡蓮。
這些睡蓮,今天要進行一個比賽,就是要看看它們誰在水里開放的最快。(三)我們先來猜一猜誰會是第一名開放的。(幼兒進行猜測教師在大的記錄單上進行記錄)
五、教師引導幼兒進行對比實驗,感知不同材質的紙吸水性的不同。
(一)出示幼兒記錄表格引導幼兒討論怎樣進行記錄。
(二)既然是要進行比賽為了公平起見我們要怎樣將睡蓮放到水里,是一個一個放嗎?
(引導幼兒說出要同時將睡蓮放到水里)
(三)幼兒 3 人一組每人一種材質的睡蓮,進行實驗觀察,老師巡回指導,引導幼兒嘗試記錄實驗的結果。
(四)展示并引導幼兒說說自己的實驗結果。
提問:為什么不同的紙開花的速度不一樣?(引導幼兒了解紙質越薄、越軟開花速度就會越快。)
小結:紙的材質不同吸水性也不同。
六、活動延伸:
教師出示不同材質的紙,引發幼兒對進一步實驗的興趣,教師可將水、各種材質的睡蓮放置在科學區,供幼兒繼續對比實驗。
課后反思:
本節教育活動中我能遵循幼兒的發展特點,我遵循科學活動的范式,在環節上我層層遞進,不斷激發幼兒探索的興趣,并且逐句逐字進行斟酌,將活動逐步推向高潮。
在活動的組織上我能將“游戲”貫穿始終,在引導幼兒認識睡蓮后和幼兒探討制作的睡蓮會發生什么樣的變化,來充分引起幼兒的學習和探究的興趣。以在第一次的小實驗后,通過比較水中的睡蓮和沒有放入水中的睡蓮的不同,我引導幼兒在直觀的操作和觀察比較中發現紙有吸水性這一特征。在進行第二次的實驗時我引導幼兒合作進行實驗,初步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在每次實驗進行前我都引導幼兒大膽猜想實驗的結果、討論實驗的規則、明確實驗的步驟;在實驗結束后,引導幼兒交流實驗的情況、幫助幼兒提升、梳理有益的經驗。
本節活動中我在教學語言上缺乏簡練,這不僅浪費了時間而且使語言聽上去不夠精簡;孩子的合作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
中班科學教案紙 篇10
目標
1、對紙花是否開花感興趣,體驗試驗的快樂。
2、觀察比較各種紙花開花的速度,學習做試驗記錄。
3、認識幾種不同質地的紙,感知不同紙質的吸水性。1、一定要試驗紙的吸水性,因為現在的紙張的吸水性與我們以往的經驗不相同,但是結果應尊重試驗。
2、水寶寶爬高的試驗用彩色水,實驗速度比較慢。重點
難點重點:感知不同材質的`紙的吸水性
難點:吸水性強的紙花開得快活動
準備水槽
報紙、繪畫紙、臘光紙花各一朵
報紙、繪畫紙、臘光紙條各一
記錄表活動
過程
1、幼兒觀察紙花,看看它們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看看這些花是用什么材料的紙做的。
2、幼兒猜一猜、試一試,紙花是否會開花。
(1)猜測:紙花放在水里會開嗎,為什么?
(2)實驗:任選一朵紙花放入水中,觀察紙花是否能開,并說出自己的發現。
3、實驗,哪朵花先開。
(1)幼兒猜想哪朵花先開。
(2)實驗:同時將三朵不同紙質的花放到水里,觀察誰先開。
(3)幼兒根據結果做好觀察記錄,用數字表示花開的順序。
4、交流試驗結果,并請幼兒說說為什么?
5、游戲:水寶寶爬高。
(1)幼兒觀察紙吸水的過程,發現吸水性好的紙,水寶寶爬得更快。
(2)吸水性強的紙做成的花開得快些,相反則慢些。
6、生活經驗拓展,如果桌上有水我們怎樣將桌上的水弄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