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美術教案手指點畫(精選2篇)
小班美術教案手指點畫 篇1
教學目標:
1、培養幼兒對美術的興趣以及幼兒對美的初步感受能力和理解能力。
2、培養幼兒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3、幼兒學會用手指點畫蝌蚪。
4、體驗運用不同方式與同伴合作作畫的樂趣。
5、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
教學準備:
1、選擇在春天進行完春游活動以后上本課時。
2、魚缸若干,里面裝上小蝌蚪和少量水草分別擺在每個小組的正中間并用毛巾蓋住。
3、調好的黑色顏料(一組一份)、彩色筆(一人一份)、紙張(一人一份)。
4、錄音機,歡樂的音樂磁帶。
教學過程:
1、播放歡樂好聽的音樂,老師帶領幼兒跟著音樂自由做出舞蹈動作回位置坐好。
2、教師提問引入:“小朋友,你們剛去春游回來,一路上都看見了那些好看的、好玩的美麗景色啊?說給老師聽一聽!”引出小蝌蚪。
3、教師“今天,老師請來了一些可愛的小動物來我們教室里玩,請小朋友們接掉毛巾,看一看,是誰來了?”“小蝌蚪。”“小蝌蚪想和小朋友門一起玩,它們現在要請小朋友仔細的'看看,它們長的是什么樣子?請能干的娃娃用好聽的語言表達出來。”等幼兒說完,教師小結:“小蝌蚪長著大大的腦袋,黑黑的身子,甩著長長的大尾巴。”同時啟發幼兒蝌蚪的頭圓圓的像幼兒的小手指頭。
4、教師“小蝌蚪參觀完我門的教室要回家了,我們把它們畫下來,以后想它們了就拿出來看好嗎?”教師示范講解蝌蚪的畫法: 伸出右手食指,蘸上顏料點在紙上,當小蝌蚪的腦袋。每兩個小黑點之間要留足夠的空隙。 用毛巾擦掉小手上的顏料。
拿出黑色的彩色筆,給小蝌蚪添畫上尾巴。
引導幼兒給小蝌蚪畫上漂亮的家——各種各樣的水草。
5、 教師發放材料,幼兒自由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6、教師評價,幼兒互相參觀。
播放歌曲《小蝌蚪》
幼兒跟隨老師一起做游戲,學小蝌蚪在水里游來游去的樣子。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中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體現,活動給我最深的體會就是美術活動要重在引導。以前繪畫的形式都是比較枯燥,孩子們的學習也相對呆板。其實,我們美術教育的目的不是重在學會多少技能,更多的是要讓幼兒學會欣賞美,感受美,因為有了這樣的基礎才能真正地懂得創造美。
小班美術教案手指點畫 篇2
【選材來源】
選材來源于生活,是幼兒熟悉的水果。用手指點畫是最能滿足幼兒情感的其中一種創造性表達方式,它可以鍛煉手以及手指的肌肉,提高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及大膽作畫的能力,體驗美術活動的快樂。
【活動目標】
1、觀察石榴的特征。
2、嘗試用手指點畫。
3、感受手指點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石榴圖片。
2、畫有石榴輪廓的繪畫紙每人一張,調好的水彩顏料一組一份。
【活動過程】
一、出示石榴,請寶寶觀察,說一說石榴的外形特征。
二、邊念兒歌邊將石榴切開,請寶寶觀察石榴的內部特征。
——石榴婆婆寶寶多,一個挨著一個坐,吃到嘴里酸又甜。
(分析:實物、兒歌能幫助幼兒盡快了解和掌握石榴的內外特征。)
三、示范用手指點畫的方法。
——用手指蘸一下,一粒一粒點在圓圓的大石榴婆婆的肚子里。
(分析:生動、簡潔的語言幫助幼兒更快掌握手指點畫技巧。)
——如果寶寶不是用手指點,而是用手指涂抹,可手把手地引導寶寶。
——“石榴寶寶一粒挨著一粒坐”,如果寶寶只在一個地方點,可以引導寶寶分散地點畫。
(分析:教師可通過手把手地指導,讓一些能力弱的幼兒體會點和涂抹不一樣的感覺。)
四、寶寶將石榴寶寶的肚子里點滿后,幫助寶寶將作品展示出來。
(分析:對于小班幼兒來講,作品的呈現很重要,它能讓幼兒體會自創作品帶來的快樂,提高他們學習的興趣。)
五、回憶兒歌。
——石榴婆婆寶寶多,一個挨著一個坐,吃到嘴里酸又甜。
教學反思
1、結合班級幼兒的特點設計活動過程,突出重難點。
手指印畫是孩子們感興趣的,在區域游戲時我與幼兒一起用手掌印過鵝,因此幼兒有一些用顏料作畫的經驗。因此,在示范作畫時重點向幼兒介紹了如何用手指點畫,大量欣賞石榴圖,這樣活動開展起來就有側重點,便于解決活動中出現的問題。在出示范例的時候我也注意到范例的美感,讓幼兒充分的`欣賞感受作品的美,從而產生作畫的興趣。范例中選擇的畫我也是有針對性的。這樣幼兒在向幼兒介紹作品時讓幼兒感受到遞進性,幼兒從而結合自己的能力進行作畫,便于幼兒操作。
2、把握細節扎實開展活動。
細節的把握對于一個活動來說也是很重要的,在活動中我也注意一些細節的把握,如:手指如何沾顏料,如何點石榴籽,收拾畫具,洗手等等,讓幼兒養成良好的操作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