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美術小狗教案(通用3篇)
小班美術小狗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鍛煉幼兒的觀察力。
2、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3、能看懂簡單的實物步驟圖。
4、享受折紙的樂趣。
5、加深對狗的認識。
活動準備:
小狗“比比”頭飾或手偶、三角形的紙、折紙步驟圖、彩筆、漿糊、已折好的小狗頭數個,用折好的小狗頭拼成的“小狗全家福”。
活動過程:
1、出示小狗“比比”手偶,它給幼兒帶來了它們家的全家福,出示一幅完整的全家福,讓幼兒仔細觀察,看上面都有誰?它們的.樣子?
2、出示一幅不完整的全家福,告訴幼兒這張照片上沒有“比比”的哥哥、姐姐,他們不高興了,請幼兒幫忙想辦法,讓他們高興起來。
3、出示折紙步驟圖,讓幼兒仔細觀察每一步,不明白的進行簡單講解。
4、每人發一個折好的小狗頭自己探索發現,再對照步驟圖自己折狗頭。
5、折完狗頭,再提議讓孩子把狗的眼睛、鼻子、嘴巴畫上。
6、用漿糊把狗頭貼到全家福上。
總結分享:
知道狗的外形特征,拿著折好的狗頭,說出狗外形。
活動評價:
幼兒能在實物步驟圖的引導下,折出完整的狗頭。
活動反思:
總的來說本次美術課達到了預設的目標,在活動中無論是觀察還是孩子自己操作,氛圍都很熱烈,雖然有的孩子動手能力比較差,但是他們都很努力、認真,就算孩子的進步是一點點,作為教師我們也要鼓勵孩子的進步,激勵他們更加努力。
小班美術小狗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嘗試用棉簽按自己的意愿選擇顏色裝飾小狗的衣服,鞏固對幾種常見顏色的認識。
2、學習自己收拾整理材料,形成良好的操作習慣。
3、能愉快地參加活動,體驗幫助小動物的快樂心情和成功感,產生熱愛小動物的情感。
活動準備:
1、哭泣的小狗、幼兒操作紙
2、棉簽若干、黑色顏料、綠色顏料、紅色顏料、抹布。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哭泣的小狗圖片,情景導入,激發幼兒對活動的興趣。
師:小狗在干什么啊?猜猜看,小狗為什么會哭啊?(鼓勵幼兒大膽想象,說出自己的觀點)
2、學習用棉簽作畫
教師出示棉簽,用棉簽蘸上黑顏色在小狗身上點黑色的斑點,一邊點一邊念:點一點,提起來。(幼兒空手練習,重點:點一點,提起來。)
請個別幼兒上去練習:你想給小狗穿什么顏色的衣服?(讓幼兒自主選擇)
3、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鼓勵幼兒在輪廓線內按自己的意愿選擇顏色,給小狗穿上一件漂亮的衣服,并根據老師提供的輔助材料裝飾小狗。
提醒幼兒注意畫面的整潔,點畫完后將棉簽送回家。
4、展示幼兒作品,相互欣賞。
找一只最漂亮的小狗做好朋友,和它講悄悄話。
小班美術小狗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讓幼兒認識小狗的外形特征。
2、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和動手能力。
3、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和創造力。
4、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活動準備:
教學范例一份。
活動過程:
一、引起幼兒的制作興趣。小朋友們,你們見過小狗嗎?你見過的小狗是什么樣的?引導幼兒說出小狗的外形特征。你們喜不喜歡小狗?
二、觀察小狗范例。
1、小朋友們都這么喜歡小狗,小狗說它也喜歡你們,所以我把小狗請到我們班來和小朋友一起玩了?
2、(出示范例)瞧!這是什么呀?(小狗),對了這是一只小狗頭。這只小狗頭是用什么折的呀?(用紙折的)
三、觀察制作示意圖。
1、出示制作示意圖
這只小狗好孤單,它想找伙伴,我們來幫它找找好嗎?小朋友看老師這里有一張正方形的紙,我先來幫這只小狗找朋友。(示范折小狗的方法)
2、教師邊折邊引導幼兒看圖示意思:
(1)先把正方形的紙角對角對折,變成一個大的三角形,
(2)再把三角形的兩個小角往下折,折出它的耳朵,
(3)最后用蠟筆畫上眼睛和嘴巴,小狗頭就折好了。
3、瞧!老師已經幫它找到一個伙伴了,你們想不想幫它找更多地伙伴呢?那現在就請你們幫它找吧!”
四、幼兒制作,教師巡回指導。
1、重點指導幼兒一定要反小狗的耳朵多出來一點,畫上眼睛和嘴巴。
2、要求幼兒耐心地看圖示一步一步折疊,折痕要平整。
3、給不會折的幼兒提供幫助。
五、評價、展示幼兒作品
1、評價幼兒作品。今天這只小狗頭找到了這么多的小伙伴,它太高興了,表揚折的好的小朋友,
2、請幼兒互相欣賞、評價、體驗制作的快樂。效果分析。
教學反思:
通過這個活動中我發現,在折紙活動中我們應注重幼兒間的相互學習和交流。通過相互交流,孩子可以從同伴那里得到許多新信息、新經驗,會發現和重新認識同伴的許多長處和價值;通過交流可以對原有的經驗進行綜合、豐富和充實,同伴的不同看法和解決問題的不同方式能促進幼兒不斷思考,完善自己的想法或構建新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