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巴沖突兩千年的由來與發展
美國受到阿拉伯恐怖分子的攻擊,使阿拉伯回教極端勢力與美國結怨的以巴沖突成為新聞的焦點之一。很多人不明白美國為何要“偏袒”以色列,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沖突又由何而來?
說來話長,這要由猶太人的復國運動(也稱錫安山運動zionism:錫安山位于耶路撒冷,相傳古猶太國王大衛在錫安山建猶太教圣殿,現遺址只有一段哭墻。錫安山被猶太人視為圣山,因此成為猶太人復國的象征。)說起。
猶太人被迫害了一千多年
猶太民族是一個相當古老的民族,大概也是人類歷史上命運最悲慘的一個民族。世人知道二戰時希特勒屠殺600萬猶太人,但很少人知道在此之前猶太人已被迫害了一千多年,對他們的屠殺已不知有多少次。復國是他們在絕望中最后的自救之道。
猶太人是在公元2世紀被羅馬帝國大屠殺150萬人亡國后被驅逐出巴勒斯坦,開始流散在歐洲各國。
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本是同源宗教,三教都崇拜同一個上帝。但自中世紀開始,在漫長的一千多年間,猶太人被歐洲基督教社會視為異教徒和殺基督者而遭到歧視、隔離,一波又一波的反猶浪潮以及一次又一次的大屠殺。當時的猶太人等同賤民,被視為“道德上的麻瘋病患者”,不得與基督教徒混雜,被強迫集中在猶太人貧民區“隔都”(ghetto)實行圈禁,有的國家甚至規定猶太人外出必須配戴醒目的黃色標章加以羞辱和隔離。
法國大革命首次解放猶太人
猶太人第一次解放是18世紀的法國大革命,基于平等、自由、博愛的精神,法國猶太人首次獲得平等的公民權利,然后拿破侖大軍打破了西歐各國的猶太隔都,解放了猶太人。但法國革命后,反猶太主義在歐洲又卷土重來,德國各邦、奧地利、意大利等國取消了拿破侖時代給予猶太人的權利,一些國家的猶太人又被趕進隔都。當時德國一位反猶太主義者公開鼓吹說,猶太人應該被徹底滅絕,將他們的女人送進妓院,把他們的孩子賣給西印度的英國人做奴隸。
復國運動的興起和復國之父
而在東歐猶太人處境始終未獲改善,在19世紀上半葉,俄國掀起一場德國納粹之前最大規模的反猶太屠猶太狂潮,波及波蘭、羅馬尼亞和奧匈帝國,猶太人血流成河。歷史學家指出,這場“屠猶太運動”共殺害了數以萬計的猶太人。
正是這一場大屠殺促成猶太人復國主義的興起。當時一批俄國猶太知識分子著書立說,指出猶太人要獲得徹底解放,不能再寄人籬下等待寄居國的統治者施予解放,要實行自我拯救,必須建立自己的民族國家。但當時境況較好的西歐猶太人精英分子則主張融入歐洲主流社會,他們紛紛改信基督教,以獲得進入歐洲文明的入場券。如德國著名猶太詩人海涅在經過痛苦的掙扎后,皈依了基督教。不過后拿破侖時代殘酷的現實很快使許多精英分子融入歐洲的希望破滅,猶太復國運動遂獲得壯大,并產生了“猶太復國之父”西奧多•赫茨爾(theodor herzl)。
赫茨爾是維也納的名作家和記者,出生匈牙利猶大富商家庭,本來他已自視為已被歐洲同化的“半個猶太人”,但1894年發生在法國的猶太上尉軍人德雷福斯被誣以叛國罪判終身監禁的大冤案改變了他。雖然有良心作家佐拉仗義執言,高呼“我抗議”,但審案期間全法彌漫一片“殺死猶太人”、“猶太人滾出去”的叫囂。前往法國采訪的赫茨爾親眼目睹此一幕深受刺激,他痛心地感到這一切竟發生在“現代的文明的法國——在人權宣言發表一百年后的法國。”他認為既然當時歐洲最倡言博愛的法國都如此,則歐洲已非猶太人的長居之地,猶太人的唯一出路只有返回巴勒斯坦,建立自己的民族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