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極地地區(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七年級地理(下冊)
第十章 極地地區(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理解在兩極地區開展科學考察活動和環境保護的意義。2、過程與方法:通過認真閱讀課本的資料、圖片及課前搜集的有關資料信息,認識兩極地區地理環境和環境保護的重要性以及豐富的自然資源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1)感受科學家勇攀科學高峰的精神,(2)增強保護兩極地區環境的意識,(3)認識人類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教學重點理解在兩極地區開展科學考察活動和環境保護的意義教學難點理解在兩極地區開展科學考察活動和環境保護的意義教學過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預計用時
導入新課同學們,上一節課我們已經對極地地區的自然環境等做了一些初步的了解,誰來給大家談一談那里最吸引你的是什么呢?
積極發言
2分鐘
自主探究二、科學考察的寶地提出問題1.南極地區、北極地區各有哪些自然資源?2南極地區目前已有多少個國家建立了科學考察實驗站2.你能從南極地圖上,找出中國的兩個科學考察站?三、極地的保護與和平利用1、為什么要對極地地區加以保護?2應該怎樣對極地地區進行保護?自主學習教材p104-p108相關內容,思考并展示問題答案:1、南極地區自然資源有:(1)有煤、鐵等豐富的礦產資源。 (2)儲存著大量的固體淡水資源。 (3)沿岸棲息著無數的海洋生物。(4)還有原始的自然環境,成為天然實驗室。北極地區自然資源有:石油、天然氣、煤、鐵等豐富的礦產資源。2、18個國家3、長城站、中山站1、人類濫捕濫殺2、《南極條約》
10分鐘
合作探究
展示提高二、科學考察的寶地引導學生合作學習、合作探究,明確答案1南極大陸地下的煤是怎樣形成的?2.長城站和中山站的建立時間為什么都選擇在2月?3.教材p107活動題24.你能說出長城站在中山站的相對位置嗎?5、從各國極地科考隊員身上我們能得到什么啟示?教師及時點撥、評價、鼓勵練習:同步p102即時鞏固承轉:人類在對極地地區的考察利用中,還應注意那些問題呢?三、極地的保護與和平利用1我國每次向極地考察站派來的補給船,去時裝的滿滿的,回來時也不輕松,你們知道這是為什么嗎?2討論教材p108活動1點撥、評價、鼓勵小結:人類再也不能失去最后這片凈土了,各國要引起重視,務必用條約的形式束縛各國。旨在保護南極環境的《南極條約》于1959年12月簽訂,我國于1983年正式加入。練習:同步p103即時鞏固承轉:要想保護極地地區,我們就應該多了解有關極地地區的相關知識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展開討論,并選出代表發言,展示提高:結合大陸漂移學說思考根據大陸漂移學說,南極大陸原來并不在南極位置,而是位于溫帶地區,生長著茂密的森林,經過地質變化形成煤層。2、2月是南極地區的暖季,氣溫高3、學生各抒己見4、結合圖10.2回顧在以南極點為中心的地圖上判斷方向。西北方向5結合閱讀材料“穿越南極”各抒己見:不畏艱難、勇于為科學獻身等獨立完成1、結合閱讀材料“愛護地球上最后一片凈土”討論垃圾2、結合p107新華社xx年4月11日電展開討論譴責日本,打著科學的幌子謀利,應堅決制止獨立完成
20分鐘
拓展延伸1.除長城站和中山站外,你還知道我國在極地地區建的科學考察站嗎?出示新華網北京1月28日電 我國第一個南極內陸科學考察站昆侖站于27日在南極內陸冰蓋的最高點冰穹a地區勝利建成。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致電我國南極考察隊,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和全國各族人民,對中國南極昆侖站的建成表示熱烈的祝賀,向在南極惡劣環境中迎難而上、團結協作、頑強拼搏,為建設中國南極昆侖站作出突出貢獻的全體考察隊員表示誠摯的問候,并遙祝考察隊員們節日愉快、身體健康、工作順利。在賀電中指出,中國南極昆侖站的建成,必將拓展我國南極科學考察研究的領域和深度。這是我國為人類探索南極奧秘作出的又一個重大貢獻。2.獻計獻策若請你為兩極地區的開發和環境保護出主意,你會獻上什么錦囊妙計?查閱資料討論南極地區還有昆侖站北極地區建有黃河站閱讀討論各抒己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