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第四章 《居民與聚落》學案(精選2篇)
七年級第四章 《居民與聚落》學案 篇1
七年級第四章 《居民與聚落》學案設計初稿本章重點:41.世界人口增長、分布特點。2.三大人種的特點及分布規律3.世界主要語言和宗教。4.鄉村聚落、城市聚落的景觀區別。5.聚落與自然環境、人類活動的關系。本章難點:1.世界人口的分布及其成因。2.主要語言和宗教的分布。3.世界人口問題及其影響,初步形成正確的人口觀。4.聚落與自然環境、人類活動的關系。5.正確認識聚落的發展與保護關系。
第一節 人口與人種一、學習目標1.運用人口分布圖、人口統計資料,說出世界人口分布和增長特點。2.聯系實際,說明人口問題及其對環境、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3.知道世界三大人種的外觀特征,用圖說出三大人種的主要分布區。二、過程與方法學習主題一:世界人口的增長與人口問題知識準備:20世紀以來世界人口的增長速度是驚人的,xx年2月26日世界人口達65億,預計xx年將達70億。但全球各地人口自然增長率并不平均,亞洲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9%,非洲為2.8%,南美洲2.2%,歐洲0.3%,北美洲0.7%,大洋州1.2%。人口的增長主要集中在發展中國家,特別是不發達國家。人口增長過快或過慢,與環境、資源不協調就會產生人口問題。知識形成與應用:(一)閱讀課本p64圖4.1世界人口增長曲線,回答下列問題:1.從圖中可以看出,18世紀以前世界人口增長速度_____,20世紀以來,世界人口增長速度_____,到1999年,世界人口總數已達_____。 預計未來世界人口的增長趨勢是____________________。2.世界人口每增加10億人,所需要的時間越來越_____,說明世界總的出生率_____死亡率,使得人口總數得以不斷增長。3.你認為當今世界人口快速增長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二)填表并分析: 國家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長率英國1.201.08巴西2.031.3德國0.971.04尼日利亞1.232.78表中巴西、尼日利亞屬于__________(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其人口的自然增長率較_____(高、低);英國、德國屬于__________(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其人口的自然增長率較_____(高、低)。這說明世界人口的增長速度在全球各地是_________(均衡、不均衡)。(三)思考:1.人口的增長速度要與_____、_____和經濟發展相協調,否則就會產生人口問題。2.目前世界面臨的人口、資源、環境等方面的問題中,你認為哪一方面的問題是首要問題?請說明你理由: 學習主題二:世界人口的分布知識準備:由于各國自然環境和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世界人口分布是不平衡的。世界人口空間分布分為人口稠密地區、人口稀少地區和基本未被開發的無人定居區。據統計,地球上人口最稠密地區約占陸地面積的7%,那里居住著世界70%人口,而且世界90%以上的人口集中分布在10%的土地上。知識形成與應用:讀課本p66圖4.5世界人口的分布,并假設你是一位部落的首領,帶領你的部落尋找合適的居住地區: (1)你的部落共有10萬人,你希望選擇一個人口密度(即每平方千米人口數)在100人左右的地方,因此你必須選擇一個占地約為_________平方千米的地方。你會首選在哪個洲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選擇的時候你是如何考慮下面的地理因素: (2)從緯度位置看,你會首選在_________(高緯位置、中緯位置、低緯位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從地形上看,你會首選在_________(高原、平原、山地),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從海陸位置上看,你會首選在_________(沿海、內陸),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學習主題三:不同的人種知識準備:根據人種特征分,世界主要有三大人種:白種人、黑種人、黃種人。知識形成:選擇題1.她的膚色、眼色、發色都很淺,頭發天生就是波狀,鼻梁高,嘴唇薄,體毛較多,請問你知道她是屬于什么人種嗎?( ) a黑種人 b.黃種人 c.白種人 n紅種人2.既通用英語又是白色人種的國家是( ) a埃及 b.日本 c.俄羅斯 d.南非3.美洲的印第安人、因紐特人,南亞的印度人分別屬于什么人種? a 白色人種、黃色人種 b黃色人種、黑色人種c黑色人種、白色人種 d黃色人種、白色人種
第二節 世界的語言與宗教一、學習目標:1根據世界語言分布圖,說出漢語、英語、法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的主要分布地區和分布國家。2通過閱讀世界宗教分布圖,了解世界三大宗教的主要分布地區和最重要的宗教圣地。二、過程與方法:學習主題一:世界的語言知識形成:閱讀p74“閱讀材料”了解世界語言,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為聯合國六種工作語言。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是______,使用范圍最廣的語言是______。學習主題二:世界三大宗教知識準備:在古代,人們對許多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無法解釋時,就說是“神的意志”,并創造了許多宗教,一直流傳到現在。世界上有近一半的人信仰宗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和佛教是世界上的三大宗教。到目前為止,基督教遍及歐洲、美洲、亞洲北部大部分、南非、澳大利亞等地,是世界上信奉者最多的宗教。基督教中羅馬天主教信奉者又最多。知識形成:(一)單項選擇題1.世界三大宗教是指( ) a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 b基督教、伊斯蘭教、猶太教c基督教、佛教、猶太教 d基督教、伊斯蘭教、道教2. 對中國歷史、文化影響最大的宗教是( )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蘭教 d道教3. 世界上信奉者最多的宗教是______,它發源于______,集中分布在______。4. 不同的宗教有不同的文化和分布地區,阿拉伯人信仰______教,教徒被稱為______,他們在清真寺進行宗教活動;泰國人信仰______教,他們在______進行宗教活動。(二)綜合題 將a、b、c三種宗教建筑所代表的宗教與其主要分布地區、代表性的國家以及創始人用線連接起來。a 基督教 西亞 泰國 穆罕默德b 佛教 歐洲 沙特阿拉伯 釋迦牟尼c 伊斯蘭教 東亞 英國 耶酥
第三節 人類的居住地——聚落一、學習目標:1. 知道聚落的主要類型,從不同聚落(城市和鄉村)的景觀圖片,判斷聚落的類型并能描述城市聚落和鄉村聚落的差異。2.知道聚落形成的自然環境條件、社會經濟條件(交通、人口、商業貿易等),根據聚落分布圖說出其分布特點(如沿河、沿鐵路線、沿山谷分布等)。3.聯系所居住聚落的一些文物古跡、宗教場所或其他歷史文化遺產,分析聚落(城市或鄉村)發展變化對文化遺產影響的利與弊,培養保護文物、文化遺產的公民意識,了解和懂得保護世界文化遺產的意義。二、過程與方法學習主題一:鄉村與城市知識準備:聚落是人類聚居和生活的場所,是人類有意識開發利用和改造自然而創造出來的生存環境。地球上的人類,不管生活在哪里,都是生活在不同的聚落之中。聚落分為鄉村和城市。知識應用: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說說鄉村與城市在景觀上有何差異,并判斷課本p78圖4.16中,a為______,b為______。生活在圖a中人們的生產方式主要是____________;生活在圖b中人們的生產方式主要是____________。學習主題二:聚落與環境知識準備:世界各地自然環境差異很大,各地的自然環境、各民族的生活習俗、歷史文化、宗教信仰等不同,深深影響到聚落的景觀。知識形成:(一)閱讀課本p81“活動”圖4.23、4.24、4.25,分析民居與自然環境的關系,完成下表:當地氣候特點民居建筑特點因紐特人冰屋黃土高原窯洞傣族竹樓(二)目前,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區,工農業生產較______(發達、不發達),聚落分布比較(密集、稀少);在____________地區少有或沒有聚落。學習主題三:聚落的保護與發展知識準備:隨著人口的增長和社會的發展,聚落也在不斷地發生變化:占地面積越來越大,建筑物越來越多,道路越來越完善。然而,長期以來,由于各種原因,聚落的發展也使世界文化遺產遭封了嚴重毀壞。如果這些文化遺產再不加以保護甚至任意破壞,將導致無法挽回的損失。因此,世界各國要共同努力,大力保護世界丈化遺知識應用:思考:生活在廣州的你聽說過騎樓和西關大屋嗎?它們是廣州老城的見證。然而,隨著廣州經濟的發展和城市規模的擴大,城市用地緊張的問題日益顯著,加上部分騎樓和西關大屋年久失修,不僅內部設施和居住環境跟不上需求,而且其破舊的外表也與周圍現代化都市格格不入……作為廣州人,我們應該如何看待騎樓和西關大屋的去留問題,請你列出理由。拆的理由留的理由第四章單元小結:世界人口總數:xx年達_____億世界人口的增長不同國家和地區人口增長快慢不同 人口自然增長率決定因素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世界人口的分布人口稠密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口稀疏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口密度(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世界三大人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環境對人種形成的影響(了解)人種世界的語言大約有3000~4000種 聯合國六種工作語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世界的宗教:三大宗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聚落與環境聚落的主要形態:________、________。人類的居住地聚落與自然環境的關系:____________________。聚落的分布自然條件優越的地區聚落分布________(密集或稀疏) 自然條件惡劣的地區聚落分布________(密集或稀疏) 聚落的發展與保護——保護世界文化遺產的意義
人口
七年級第四章 《居民與聚落》學案 篇2
第四章居民與聚落
第一節人口與人種
一.世界人口的增長
1.世界人口的變化趨勢:緩慢→加快→更快→變慢
2.xx年3月,世界人口總數已達65億。
3.為什么人口增長越來越快?
隨著現代醫療衛生技術的進步,人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提高,人的壽命延長,嬰兒死亡率降低,使口增長速度加快。
4.人口增長的快慢用人口自然增長率衡量。
5.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長率(自然增長率大于0,表示人口增加,自然增長率小于0,表示人口減少。
6.出生率是一年內出生的嬰兒數占總人數的比率。
7.死亡率是一年內死亡的人數占總人數的比率。
二.世界人口的分布
1.世界人口的分布是不均勻的,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人口的稠密可用人口稠密度來表示。人口稠密度是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內居住的人數。
2.人口分布的稠密區:亞洲的東部和南部,歐洲以及北美洲東部,中低緯度近海的平原地區。
原因:自然條件優越,工業發展較早,經濟發達。
3.人口分布的稀疏區:極端干旱的沙漠地區,氣候過于潮濕的雨林地區,終年嚴寒的高緯度地區或地勢高峻的高原山區。
三.人口問題
1.人口增長過多過快的問題:交通,居住,就業,生活,環境,資源,醫療,教育。
2.為了解決人口增長過快帶來的問題,人類必須控制自己,做到有計劃的生育,使人口的增長與社會,經濟的發展相適應,與環境資源相協調。
3.人口停止增長或負增長帶來人口老齡化,勞動短缺,國防兵力不足。
四.不同的人種
1.不同人種產生的原因:在人類發展早期,人們長期生活在一個地方,受到環境的影響,身體逐漸形成了適應環境的特征。
2.根據人類體質方面的特征分為白種人,黃種人,黑種人。
3.人種的分布:黑色人種分布在氣溫較高的熱帶地區,白種人多分布在較為寒冷的地區,黃種人多分布在溫帶地區。
第二節世界的語言和宗教
一.世界的語言
1.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
2.漢語,英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是世界上的主要語言,也是聯合國的工作語言。漢語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英語是世界上使用范圍最廣的語言。
3.從使用人數來看最多的是漢語,第二位是英語,第三位是西班牙語。
二.世界三大宗教
1.世界三大宗教是:基督教,伊斯蘭教和佛教。
2.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數最多的宗教。基督教形成與亞洲的西部,目前主要集中分布在歐洲,美洲和大洋洲。
3.伊斯蘭教產生于阿拉伯半島,主要分布在亞洲的西部和東南部,非洲的東部和北部。伊斯蘭教徒被稱為穆斯林。
4.佛教創始于古印度,后來傳入亞洲其他地區,現在主要分布在亞洲的東部和東南部。
第三節人類的居住地
一.鄉村和城市
1.聚落:我們把人們的集中居住地—鄉村和城市成為聚落。一般先有鄉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2.聚落不僅是人們的居所,也是人們進行勞動生產和社會活動的場所。鄉村聚落有農村,牧村,漁村,林場等不同的類型,居住在這些地方的人們主要從事耕作,放牧,捕魚,伐木等生產活動。城市聚落的居民主要從事工業,服務業等工作。
3.鄉村和城市的差異:景觀特征不同,生產活動不同。
二.聚落和環境
1.聚落大都選在地形,氣候,資源等自然條件優越的地點。
2.有利于聚落形成和發展的因素:①土壤肥沃,適于耕作 ②地形平坦 ③自然資源豐富(林,漁,礦等地)④候適宜 ⑤通便利(交通沿線和交匯處,沿海港口等地)⑥水源充足(井,泉,湖濱,河畔等地)
三.聚落的發展與保護
1.傳統聚落是歷史時期人類活動和自然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它們從不同側面記錄了當時社會經濟,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如果不加以保護甚至任意破壞,將導致無法挽回的損失。目前,世界各國都在大力保護具有民族特色的傳統居民。
2.文化遺產:是指具有歷史學,美學,考古學,科學,民族學或人類學價值的紀念地,建筑群和遺址,是人類的無價之寶。
3.列入歷史遺產名錄中的有法國的“巴黎塞納河岸”,意大利的威尼斯城,我國山西省的平遙古城,云南省的麗江古城,安徽的皖南古村落,澳門歷史城區等。
第五章發展與合作
一.國家和地區
1.世界上有220多個國家和地區。
2.國家和地區分布最多的大洲:亞洲,非洲,歐洲。
3.國家和地區分布最少的大洲:北美洲,南美洲。
4.大洋洲在大洋中。南極洲沒有國家和地區。
5.世界國家面積前六位:俄羅斯(1707萬平方千米),加拿大(997萬平方千米),中國(約960萬平方千米),美國(937萬平方千米),巴西(854萬平方千米),澳大利亞(769萬平方千米)。
6.世界各國的政治制度不同,主要有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兩種。
7.中國一貫主張“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和平共處,平等互利”的五項原則。
8.沒有獲得獨立的殖民地和屬地,叫做“地區”。目前世界上有30多個地區。
二.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
1.世界上發達國家共有20多個,主要分布在歐洲,北美洲,大洋洲,包括加拿大,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澳大利亞,新西蘭以及亞洲的日本。
2.發展中國家:150多個,大部分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獨立成立的國家,主要分布在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目前中國也是發展中國家。
3.發達國家主要出售轎車,輪船,飛機和高檔日用品,賺到的錢多。
4.發展中國家主要出售石油,礦石,木材,橡膠等,賺到的錢少。
5.目前在一些領域中,發展中國家甚至超過了某些發達國家。例如:印度的軟件產業,中國的航天業,核工業。
三.國際合作
1.聯合國正式成立于1945年,總部設在美國紐約,其基本宗旨是“促進國家發展,維護世界和平”。聯合國有6個主要機構,分別是聯合國大會,安全理事會,經濟及社會理事會,托管理事會,秘書處和國際法院。
2.它是由中國,韓國,俄羅斯,英國和美國5個常任理事國和10個非常任理事國組成。
3.國界線:地圖上一國與鄰國或公海之間的界線。主要是國家行使主權范圍的邊界。
4.國界線的劃分依據:山脈,河湖,海洋,經緯線,民族,語言,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