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理財
第一框 合理消費 教案一、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通過學習和組織有關活動,使學生體會到在日常生活中消費是經常遇到的事情,通過消費,我們的生命得以生存,心智得到發展,社會得到進步;
使學生懂得在消費時要進行貨比三家的選擇,維護消費者的權益;
樹立合理的消費的觀念。
能力目標
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
知識目標
了解消費商品時應該考慮的因素;
認識消費者擁有的權益。
二、教學重點
“量入為出”的消費原則;
維護消費者的權益。
三、教學難點
“量入為出”的消費原則。
四、教學方法
情景教學法,通過列舉生活中的例子,發生在自己或周圍人身上的事,啟發式教學;
講授時循序漸進、前后呼應、步步深入,提高學生認識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
五、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我們在第一單元學到社會角色時知道,在不同的環境中我們扮演不同的社會角色,如在家我們是孩子,在學校就是學生,在商場就是消費者等等,今天我們就一同來學習我們作為消費者這樣一個社會角色,如何來進行合理的消費。
新課教學
[板書] 一、合理消費
[講述] 在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是消費者,我們要生存就離不開消費,請同學們想一想,你一天當中都有那些消費活動?
[回答] 坐車上學、吃飯、買文具……
[提問] 請同學們看書,看書上是怎么給消費下定義的?
[回答] 人們為了滿足生活需要而消耗商品和享受服務的行為和過程,就是消費。
[總結] 我們可以從定義上看出,消費包括哪兩大類?(商品和服務,學生齊聲回答),我們一起來看課本上的四幅彩圖,商品我們又稱是有形商品,是一些看的見摸的著的東西,比方說(學生回答,農貿市場的蔬菜,雞鴨魚肉等,超市里的一些洗滌用品等,報刊亭的書刊雜志等),服務又稱是(無形商品,學生齊聲回答)。
[提問] 你們平時消費了哪些無形的商品呢?
[回答] 旅游、理發……
[總結] 凡是服務行業提供的有償服務都屬于無形的商品。
[承轉]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的物質和文化生活越來越豐富,我們可以消費多樣化的產品和服務,那么面對琳瑯滿目的商品和花樣繁多的服務,我們要學會選擇,那么應該如何選擇呢?或者說我們在消費的時候應該考慮到那些因素呢?
[回答] (各抒己見)。
[總結] 那么我在這里概括一下“1h ,3w”也就是how many、when、where、what,下面我們一個一個來看。
[板書] 1、“量入為出”的消費原則
[講述] 也就是“how many”,消費多少的問題,請同學們把書翻到30頁,閱讀一下小字部分,了解一下什么是“量入為出”?注意,“入”如何理解?
[回答] 衡量自己家庭的收入來決定消費多少。
[總結] 也就是說,購買商品時,應考慮到家庭的購買能力,適度的消費,“入”既包括家庭現有的收入,也包括將來的收入,你們怎么來理解將來的收入?
[回答] 綜合考慮到家庭成員的工作情況、收入穩定狀況等來預測將來的收入。
[總結] 特別是在貸款消費時,一定要綜合考慮現在和將來的收入狀況,一般來說,貸款消費要多支付許多費用,如利息,應該充分考慮家庭的消費需求和承受能力,這就是“量入為出”的消費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