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級上學期語文第二單元課內閱讀題
可笑地詛咒著眼前的環境。
1.結合語境,解釋加點的詞。
(1)理想是肥皂,洗濯你的自私心。
(2)但理想有時候又是海天相吻的弧線,可望不可即,折磨著你那進取的心。
2.用一句話概括這幾節詩的內容。
3.“大寫的人”“庸人”如何理解?
4.理解下列詩句的含義。
(1)理想既是一種獲得,理想又是一種犧牲。
(2)理想使忠厚者常遭不幸,使不幸者絕處逢生。
(3)庸人失去理想,碌碌終生,可笑地詛咒著眼前的環境。
5.詩人給理想打了許多比方,試仿造第五節也寫幾句。(提示:可選擇失敗者、成功者;驕傲者、謙虛者)
6.關于理想的名言很多,試寫出一兩句。
第七課 短文兩篇
(一)
我們是一列樹,立在城市的飛塵里。
許多朋友都說我們是不該站在這里的,這一點,其實我們知道得比誰都清楚。我們
的家在山上,在不見天日的原始森林里。而我們居然站在這兒,站在這雙線道的馬路邊,這無疑是一種墮落。我們的同伴都在吸露,都在玩涼涼的云。而我們呢?我們惟一的裝飾,正如你所見的,是一身抖不落的煙塵。
是的,我們的命運被安排定了,在這個充滿車輛與煙囪的城市里,我們的存在只是一種悲涼的點綴。但你們盡可以節省下你們的同情心,因為,這種命運事實上是我們自己選擇的,否則我們不必在春天勤生綠葉,不必在夏日獻出濃陰。神圣的事業總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這種痛苦能把深沉給予我們。
1.結合語境解釋加點的詞。
(1)我們的存在只是一種悲涼的點綴。
(2)神圣的事業總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這種痛苦能把深沉給予我們。
2.加點的“這一點”指什么?
3.加點的“這種命運”指什么?
4.第二段,寫“我們的同類”有何作用?
5.為什么“我們的存在是一種悲涼的點綴”?
6.這段文字運用了哪些表達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