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級上學期語文第二單元課內閱讀題
5.摘出出自《論語》十則中現在常用的成語。
6.將下列句子譯成現代漢語。
⑴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⑵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⑶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⑷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⑸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⑹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⑺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⑻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7.所選六章,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內容:⑴關于學習的態度和方法;⑵關于思想品德修養有。請分別就兩個方面各舉一兩則。
8.“而”的用法,有的表順接,有的表轉接,請區別下列句中“而”的不同用法:
⑴學而時習之( )
⑵人不知而不慍( )
⑶溫故而知新( )
⑷學而不思則罔( )
⑸敏而好學( )
⑹學而不厭( )
⑺擇其善者而從之( )
9.指出加點字的古義和今義:
⑴學而不厭 古義: 今義:
⑵是以謂之“文”也 古義: 今義:
10.生活中表示既善于從正面學習,也善于從反面借鑒的意思時,我們常引用《論語》十則中孔子的話: , 。
11.宋開國丞相趙普曾說:“半部《論語》治天下。”這句話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目的?
12.在關于學習方法和學習態度方面,你還積累了哪些名言警句,請舉出兩例。
13.《論語》十則告訴我們,學習必須 。
14.第一則講了哪三個方面的內容?
15.曾子經常反思的一些事是什么?
16.“溫故”和“知新”是不是兩件并列的事?該如何理解?
17.課文中強調學習與思考必須結合起來的是哪則?
18.“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這一則是為了告誡弟子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