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揀麥穗》教案3
“小火柿子”在這里象征了自然界中那些生命力頑強的美好事物,它們歷經風雨,不改本色。
3、寄托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寄托了對賣灶糖老漢的依戀和喜愛以及對老漢離世的悲傷、痛苦、懷念之情。
寄托了作者對人性美對人與人之間純真感情的贊歌,對理想的人生形式的執著追求。
b.真的我常常想念他,也常常想要找到那個皺皺巴巴的,像豬肚子一樣的煙荷包。可是,它早已不知被我丟到哪
里去了。
1.“煙荷包”在文中寄托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情感?為什么作者常常想找到那個象豬肚子一樣的煙荷包?
①“煙荷包”寄托了作者對老漢的思念與感恩之情。
②“煙荷包”雖然粗糙、丑陋,但它飽含了作者對老漢所給予的那份樸素的疼愛的回憶,作者想找到它,就是想
找到生活中樸素的溫愛,這種溫愛是作者一生最寶貴的精神財富。
五.體會感情:年少時每個人都有過五彩繽紛的夢,夢雖美麗,有時卻如肥皂泡一般被現實一觸即潰。于是有人
沮喪,有人絕望,也有人重新點燃理想的火花。下面請同學們有感情地誦讀第一和第三部分,初步體會文中作者
的感情。請兩個朗讀較好學生讀。
提問:你們從他們的朗讀中感受到作者怎樣的感情?
討論引導:微帶感傷的感情基調,令人傷心,惆悵。
六.品味語言,品味細節描寫:大家已感受到文中彌漫的淡淡的感傷與惆悵。下面請大家共同來品味這兩部分的
語言,看看能否有更深刻更細膩的感受?(四人一組交流討論,然后談談自己喜歡的,印象深刻的句子)我也找了三
處,讓我們來共同品味。
1.等到田野騰起一層薄霧,月亮像是偷偷地睡過一覺重又悄悄地回到天邊,她方才挎著裝滿麥穗的籃子,走回自
家那孔破窯的時候,她想的又是什么呢?
唉,她能想什么呢!
學生讀,然后四個同學一組思考討論問題:
去掉加點的部分,表達效果有什么不同?
(①月亮升起仿佛是隱秘的,羞澀的,猶如少女揀麥穗時的心情。
②突出“能”,她們沒有太多的奢望,只想嫁個好人。)
2.覺得多少年來,她們揀呀、縫呀、繡呀,實在是多么傻啊!她們要嫁的那個男人,和她們在揀麥穗、扯花布、
繡花鞋的時候所幻想的那個男人,有著多么大的不同,又有著多么大的距離。但是,她們還是依依順順地嫁了出
去,只不過在穿戴那些衣物的時候,再也找不到做它,縫它時的那種心情了。
學生讀,四個同學一組思考討論問題:
第一處加點部分與前文“揀呀、縫呀、繡呀”似乎有些重復,換成“當初”,不是更簡潔嗎?“依依順順”去掉
之后,表情達意有什么不同?作者在這里流露出怎樣的感情?
(①強調她們為準備嫁妝做了許多,而這一切在她們出嫁時全都成為一場虛空,更顯出惆悵和傷感。
②“依依順順”有這樣的意味:夢幻破滅就破滅吧,認命吧。這里有對現實的無可奈何,屈服和認同。作者對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