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性學習:現代科技給我們帶來了什么?》教案
80年代 導致瘋牛病的毒蛋白被發現。
1983 呂克·蒙塔尼耶和羅件特·加洛分離出艾滋病毒。
1996 用單個成年哺乳動物細胞培育的克隆羊“多利”在英國誕生。
美國著名物理學家費曼曾指出“科學力量的產物或者有益或者有害,主要依賴于人類如何使用它”“科學知識使人們有能力去行善,也可以去作惡,它本身沒有附帶的說明書”。
多媒體展示影視材料:
鏡頭:①開采山石炸藥爆炸,為人類搭橋,鋪路,減輕了人們的勞動強度,
②在戰場上,炸藥的爆炸,使人們生靈涂炭,殘不忍睹。
導入:諾貝爾發明了炸藥,為人類文明的進步帶來了便利,減輕了勞動強度,然而它卻被那些侵略者所利用,又為戰爭中的人們帶來了痛苦和死亡,諸如此類,現化科技給人們帶來會么呢?今天我們來討論這一話題。
2、活動過程
(1)小組充分討論,由小組長陳述進探究報告,①教師作簡短評述,小組長在陳述探究報告時,老師提醒同學注意報告的觀點,以及來證明觀點的材料,并作好記錄,發散思維或逆向思維,思考自己的觀點和看法。
(2)根據同學們提出的觀點,分成兩個大組進行辯論,看誰的理論更充分 ,條理更清晰,語言更準確(可以由教師分成兩大組,也可以讓學生自行選擇組別,每組推選出兩個同學作為首辯和總結陳詞,其余同學參加自由辯論,并在辯論中評出優勝組)。
辯題:正方:現代科技給人類帶來了便利
反方:現代科技給人類帶來了煩惱
3、小結:
現代科技給人既會帶來便利,也會帶來煩惱,愛因斯坦對未來科學家的諄諄教誨:只關心應用科學本身不夠的,應關心人文,應與人類同呼吸共命運,這樣才能“以我們智慧的產物”——科技成果造福人類。所以,我們應該相信,現代科技的發展總是在推進社會的文明進程,讓我們共同來推進現代科技的發展。
6、作業
設想一下,“一百年后的地球”寫一篇文章
教學探討
1、調動每個同學的積極性,讓每個同學都有從生活中感受到現代科技給自己帶來的利弊,特別關注班上的劣勢群體,提高他們自主學習的興趣,更要讓他們在活動中感到有成就感,避免各小組活動被組長或幾個學生包辦的情況。
2、引導學生如何確立自己的探索主題,在確立主題后,如何從報紙,雜志,網上去搜集有關信息資料,學寫小論文
3、如何借用辯論形式引入綜合性學習課程在此作了一些嘗試,有利于調動學生的興趣。
三、設計亮點
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教師不僅僅只是知識的傳授者,更應該是學生探究學習的引導者,組織者,參與者,領導者,協調者……教師始終圍繞學生自己的發現,選擇、探究,解決問題來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在活動中獲得了知識和鍛煉了能力,合理機智的開發課程資源,創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同時它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生活,把探究主題與學生的經驗結合起來,鍛煉口語交流能力,體現了語文實踐性和綜合性的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