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普通話》練習
【基礎訓練】
(一)按拼音填漢字
1.傳令的戰士普通話說得不夠好,把“上午”說得很像“下午”,結果把事情dān誤了。
2.她高聲嚷嚷說:“我的鞋(hái)子掉在水里了!”游客們聽說她的孩子落水,連忙幫他打lāo_______,lāo_____起來的是一只鞋!
3.如果你的話音說得不正確,人家就會把你的意思弄nǐng_______了。
(二)關州人把“典型”說成“電影”,湖南人把“圖畫”說在“頭發”,這四個詞用普通話說應該是 ( )
a.diàn yīng diàn xíng tú huà tóu fa
b.diàn xíng diǎn yǐng tóu huà tú fa
c.diàn yǐng diǎn xíng tóu fa túhuà
d.diǎn xíng diàn yǐng tú huà tóu fa
(三)“孩子”、“鞋子”、“男褲”、“藍褲”準確的讀音應該是 ( )
a.xié zǐ hái zǐnān kū lān kū
b.hái zǐ xie zǐnàn kù lián kù
c.hái zi xié zi nán kù lán kù
d.xié zi nái zi lán ku nán kù
(四)給下面一則繞口令注音,并流利朗讀
數葫蘆
葫蘆架,掛葫蘆,大虎、小虎抬頭數。小虎數有三個大葫蘆,大虎數有兩個小葫蘆,大虎、小虎一起數,小葫蘆、大葫蘆,一、二、三、四、五,葫蘆架上掛著五個圓葫蘆。
【精讀訓練】
(五)閱讀下面兩段文字然后答題
學校里教師必須用普通話講課,不能用方言講課,因為現在各大、中城市都是“五方雜處”,不用普通話講課,學生就聽不懂。尤其是高等院校,學生來自全國各地,對教師的要求更是必須要用普通話講課。
有一位大學教授,他是蘇州人,講文藝理論課,在一小時內就多次提及“電影”,學生納悶了:文藝形式是多種多樣的,為什么專講“電影”呢?后來才明白了,老師講的不是“電影”而是“典型”。又有一位大學講師,他是湖南人,在課堂上大講“頭發”,學生納悶了:這一堂課和“頭發”有什么關系呢?后來才明白了,老師講的不是“頭發”,而是“圖畫”。這種情況必須改變,否則會影響教學效果。
1.這兩段文字中作者闡明的觀點是什么?
2.第二小節是用了哪幾個事例來說明觀點的?這樣寫有什么作用?
3.分析第二小節加點詞語“這種情況”指的是什么?
參考答案
(一)1.耽2.撈3.擰
(二)d
(三)c
(四)略
(五)1.學校里教師必須說普通話。
2.一位大學教授將“典型”說成“電影”;一位大學講師將“圖畫”說成“頭發”。
3.說方言,不說普通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