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五首(歸園田居,過故人莊,錢塘湖春行,書湖陰先生壁,游山西村)課文評點及說明
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
門前的景物是一條河流,一片農田,兩座青山,在詩人眼里,山水對這位志趣高潔的主人也有情誼。詩人用擬人手法,將“一水”“兩山”寫成富有人情的親切形象。彎彎的河流環繞著蔥綠的農田,正像母親用雙手護著孩子一樣。著一“護”字,“繞”字也顯得那么有情。門前的青山見到庭院這樣美麗,主人這樣愛美,也爭相前來為主人的庭院增色添彩,顧不得敲門就推門而入,奉獻上自己的一片青翠。詩人以神來之筆,揮寫出千古傳誦的名句。
游 山 西 村
《游山西村》生動地描繪了優美的農村風光,充滿濃郁的生活氣息。其中“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蘊含哲理,至今被人傳誦。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農家雖無好酒,但遇上豐年也要留足雞、肉等款待客人。這一句寫出豐收的年景和農民熱情好客的淳厚性格。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這是動中即景,寫出曲折多變的景色。“山重水復”見地形復雜,顯出所經山水之無窮變化。一個“疑”字點明這變化的景色是作者的主觀感受所致。“又一村”則寫出自己的欣喜之情。這兩句寫出了路疑無而實有,景似絕而復出的境界,蘊含著生活的哲理。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描繪鄉村社日前夕的熱鬧情景。社日未到,但農民們已經吹簫擊鼓,結隊往來,衣著都很簡樸。“古風存”,用農民服飾的簡樸盛贊他們性格的淳厚質樸。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這一句寫主觀心境,如果今后有時間乘月色出游,我會隨時拄著手杖來敲你們的門的。作者的戀戀不舍之情溢于言表。詩人陶醉在山野風光和農村的人情美里,對這次郊游發出了由衷的感嘆。
這首詩語言質樸清新,塑造了一個游客形象。全詩緊扣“游”字,按時間推移展開敘述,層次清晰,語言生動。中間兩聯對偶自然工整,顯出詩人錘煉字句的非凡功力。
關于練習
一、朗讀詩要注意節奏,正確表達詩人的思想感情。節奏可以按音節兼顧意義來劃分,例如“故人具雞黍”,“誰家新燕啄春泥”。試準確劃分節奏,朗讀這五首詩。
誦讀是學習古詩的傳統作法,加強誦讀,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古詩。
二、默寫這五首詩。
略。
三、體會這五首詩的意思,然后回答下列問題。
1.《歸園田居》中“但使愿無違”的“愿”指什么?
這里的“愿”,除了可按課文注釋理解外,也可引導學生廣泛討論。教師不妨把《歸園田居》中另外四首詩告訴學生,特別是“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更可以看出作者當時的愿望。可以引導學生根據這些內容進一步理解。
2.《過故人莊》中哪些詩句描繪了優美寧靜的田園風光?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3.《錢塘湖春行》是通過哪些景物描繪西湖風光的?
通過“水面”“云腳”“早鶯”“暖樹”“新燕”“亂花”“淺草”“綠楊”“白沙堤”等等,描繪了西湖風光。
4.《書湖陰先生壁》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描寫自然景物?
擬人手法,將物擬作人:“一水護田”“兩山排闥送青來”,寫出了水和山的情態。
5.《游山西村》中哪兩句流傳最廣?你是怎樣理解這兩句詩的?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寫山西村山環水繞,柳暗花明,一派花團錦簇的景象,用來比喻人在遇到困境時會生出許多希望。對這兩句詩的理解,只要意思對即可,不必絕對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