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魂》教案1
【教學目的】1、學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識記文中的生字詞,積累文中的好詞句。
3、體會作者所描繪的秋的情懷。
【教學過程】
一、準備練習:
1、本課與前幾課文章結構有什么不同?
——分\'則\'描寫,每則有有一具體內容。
2、給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注音并釋詞。
干癟(biě):干而收縮,不豐滿。
憔悴(qiáo cuì):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天噬(shì):吞食,并吞。
殷實(yīn shí):富裕。
歸宿(sù):人或事物有最終的著落。
溫馨(xīn):溫暖又馨香。
孤芳自賞:把自己看成獨一無二的香花而自我欣賞。比喻脫離群眾,自命不 凡。
憂心忡忡(chōng):形容心事重重,憂愁不安。 弱不禁風:虛弱得經不起風吹,多形容體質虛弱或嬌弱。
二、導入新課:
秋天是收獲的季節,但接著而來的卻是衰草連天,大地枯黃,落葉飄零。因此自古以來很多文人墨客因感傷實事,描寫秋天常是與秋風肅瑟,滿目凄涼,無限鄉愁緊密相聯。 下面讓我們一起來閱讀作者筆下的秋天不何不同,包含作者怎樣的情懷?
三、嘗試講讀課文
1、試讀第一則\'秋實\',說說寫了什么,表現了秋怎樣的情懷。 討論并歸納:寫秋天的果實在想自己是怎樣成熟的。它的結論是風、雨、光、熱這些自然力使自己成熟的。它沒有歸功于自己,沒有\'孤芳自賞\',更沒有因即將離開枝頭而\'哀泣\',它在自己最鮮美輝煌的時候,想到的是自己是怎樣達到成熟的,想到是別人給予自己恩澤,這是多么的謙虛、淳樸而又高尚的情懷啊!
再讓學生有感情地齊讀這一則。
2、分板第二則\'秋色\'。看寫了什么,又體現了什么?
討論歸納:寫各種植物對秋色的認識以及秋天自己對秋色的認識。作者用擬的修辭方法,借各種植物從自身角度看問題的片面性,繼而寫秋天說\'我是五彩繽紛的。\'\'如果我只屬于一種顏色,那秋天是多么地單調啊!\'突出秋天具有寬闊的胸懷,表現了它熱愛絢麗多彩的世界,而不喜歡單調枯燥的世界。
3、自讀第三則\'秋味\',看與上則有何異同?
討論歸納:①兩則內容不同,從兩則標題可知,一是?quot;秋色\',一是寫\'秋味\'。②角度不同,前者從視角出發,后者則從嗅覺、味覺著筆。③表述方式,體現情懷相同,都用了擬人手法和分說總說的形式,表現了秋的豐富多樣的特征。
4、共同讀\'秋風\'一則,看作者是如何描寫秋風的?
討論歸納:先寫一般人對秋風的看法--無情。然后用一個疑問句--\'人們啊,你可曾想過這樣的道理嗎?\'引起人們的思考,接著分兩層講道理。用三個\'如果不是……那……\'的句式,指出秋的\'有情\'。又用三個是\'秋風……\'與前面相呼應,強調指出秋風的多情溫厚。最后用\'感謝秋風吧…?quot;一句帶有強烈感情的祈使句作結,贊頌了秋風的無限溫厚和仁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