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版)七年級語文下冊第一單元測試與評估
祖父吃琴魚,是用大拇指和食指去“鉗”。每次只限兩條魚,我說爺爺好小氣,他老人家笑笑說:“這東西比鴉片還貴哪!”
貴還在其次,還難買。琴魚是論兩論錢不論斤的,因為琴魚產量少,很難捕到。我11歲時離家赴宣城當學徒,曾經過琴溪,因為等渡船,順便看當地人用網捕魚,每次收網,總不過一二十尾,不夠鋪滿一只手掌心的,因為稀少,所以貴,因為有神話,其味又鮮美,所以名貴。名貴也者,定有很多道理也。
祖父的早茶在地方上很有點名氣,有事來需求的一定在早晨趕來,因為早晨時候,祖父的心情最好,幾乎有求必應,到晚上來就不見得了。
琴魚未必每早必有,因為有時候有錢也買不到,但桂花酥糖則從未缺過,因為制酥糖的是官莊的玉成軒糕餅鋪。我家吃餅、送禮祖父必指定這個字號,道理我不知道。但別人家卻對我祖父的嗜好摸得很清楚,過年過節,送來的四色禮,一定是桂花酥糖、雪片、蜜棗和綠豆糕。因為酥糖是黃色的,雪片是白色的,蜜棗是紅的,綠豆糕是綠的。我忘記到了冬天,綠豆糕該換哪一樣了。
我自小跟祖父學著飲早茶,只學會了吃桂花酥糖,飲茶則一如牛飲,不辨其味。
臺北衡陽路采芝端和成都路的老天祿,都賣桂花酥糖,包裝得很精美,但吃后粘牙。如今我已好多年不曾“粘牙”了,不知道品質改良了一些沒有。
1.文章第①自然段引用傳說,有什么好處? (2分)
2.作者描寫祖父吃琴魚時的情景是怎樣的? (2分)
3.為什么路過琴溪的人,都要攜帶一個毛竹筒,裝些琴溪水回去孝敬老爹娘? (2分)
4.為什么琴魚價錢貴,還難買? (2分)
5.別人過年過節送給祖父什么禮品? (1分)
6.結尾處作者為什么好多年不曾“粘牙”了? (2分)
三 寫作(40’)
生活中,一定會有你喜歡的事物:或是因為它美好的外形,或是因為它蘊含某種情趣,或是因為它引起了你的聯想,觸動了你的情思。試著把這種事物連同你的感受寫出來。
要求:選擇自己真正有感觸的事物來寫,要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與所寫事物的特點聯系起來。如夏季開放、顏色深紅的石榴花恰與作者熱烈、奔放的性格和積極向上的精神相契合。描寫事物時,適當運用比喻、擬人、對比等方法,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動傳神。題目自擬。500字以上。
第一單元測試題答案
一、積累和運用
1.略
2.⑴忍不住笑。⑵和睦快樂。⑶向左右兩邊看。⑷前后相接,連續不斷。
3.禁 妍 喻 濟
4.(1)刪去“是否”,和在“取得”前面加上“能否” (2)“完全”改為“成功”
5.略 6.人物 事件 順敘 倒敘 插敘 描寫 敘述 簡明、生動 感情
二、文段閱讀訓練
(一)
1.對比;外形;性格;本領 2、溺愛;驕慣;討厭;憎恨
3、不能。“機靈”指聰明靈活,反應快。而“伶俐”只是指中看,好玩而已。
4、比喻。 形容作者小貓的膽怯無能; 形容鄰居小貓的速度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