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影》同步練習2
(建議安排1課時)【學法導引】
《竹影》是一篇充滿童真童趣的散文。文章按時間的順序,以“我”和小伙伴看天看月看人影看竹影等活動為線索,引出了孩子們對中國畫的藝術體驗。
孩子們借著月光畫竹影,在婆娑的竹影中,感受到美,不由自主地走到藝術的殿堂門口。領路人——“爸爸”出現,給孩子們講解了中國畫的藝術特征,又因勢利導地給他們上了一堂藝術入門課。讓孩子們在不知不覺中領悟到美的表現形式,說明了藝術和美有時就蘊含在孩子們的童趣活動中。真可謂“引入門墻無意中,寓教于樂見匠心”。
其實在生活中,我們也經常做類似的游戲,如用沙造城堡,用石塊砌房子,用雪堆娃娃,用野花編花環……都是在進行著一種藝術的創造和體驗。
【典型例析】
例題:課文寫“我”和小伙伴看天看地看人影看竹影,充滿童趣。你覺得哪些描寫最為生動?為什么?
解析:此題意在讓學生體會課文充滿兒童情趣的描寫,聯系自己的生活體驗加深認識。
參考答案:孩子的天性就是對世界表現出無比的好奇,作者用平實的語言把孩子的心理和性格描寫得細膩、真實。不需要再加什么修辭詞語,以為孩子的一舉一動已經可以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他們的天性了。
【課時訓練】
一、將各句中的加點字注出拼音,或根據拼音寫出漢字。
1、我和弟弟就搬了téng( )椅子,到屋后的院子里去乘( )涼。
2.唉,你們qiè( )意得很!
3、大家dūn( )下去,用木炭在水門汀( )上參參( )差差( )
地描出許多竹葉來。
4、我學他的口頭chán ( )喊他:“對起,對起,給我也帶一支來!”
5、用綠顏料撇( )竹葉,不更像嗎?
二、指出下列詞語的同義詞。
1、漸漸( ) 2、挽救( ) 3、搖動( )
4、相信( ) 5、理解( ) 6、姿態( )
三、文學常識。
《竹影》選自 ,作者是 ,原名是 ,浙江崇德人,現代 家、
家。本文寫了“我”和小伙伴看 、看 、看 、看 。充滿童趣。
四、找出與下列例句的修辭手法相同的一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