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腰鼓》教案
3、作者寫腰鼓的響聲,為什么要寫“山崖驀然變成牛皮鼓面了”,和“觀眾的心也驀然變成牛皮鼓面”?
討論后明確:這是用環境和觀眾的感受來烘托鼓聲,使鼓和周圍的環境融為了一體。更能表現腰鼓的震懾力。
4、“它使你驚異于那農民衣著包裹的軀體,那消化著紅豆角角老南瓜的軀體,居然可以放出那么磅礴的能量!”過著貧困生活的農民,哪里來得那么強大的力量?
討論后明確:他們有著自然、健康的生命,是原始的、未經人工雕飾的,沒有半點污染的,不攙雜任何雜質的,完完全全的生命,這是他們力量的源泉。
5、為什么說“只有你(黃土高原)才能承受如此驚心動魄的搏擊”,而“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打不得這樣的腰鼓”?
討論后明確:厚土蘊藏著原始的生命,積蓄著騷動的力量,而江南流水更多地表現柔媚的風格。
6、文章最后“耳畔是一聲渺遠的雞啼”有什么作用?
討論后明確:當鼓聲停止時后,人們仍沉浸在激情中,好像熾熱后的沉寂,這時以“雞啼”來反襯寂靜。
二、學生針對文章疑惑處質疑,師生合作釋疑。
三、理解排比、反復修辭的運用與作用。
1、在文中找出例句加以體會分析。(提示:排比段,排比句,排比句群)
2、明確:排比作用:增強文章氣勢,語氣連貫,有節奏感。
反復作用:突出強調某種意思、情調。
四、拓展延伸:
1、運用排比、反復等修辭方法,寫一段文字描摹家鄉扭秧歌的場面及鼓樂喧天的場面。
2、你的家鄉肯定會有一些特有的民間表演藝術,請試著描寫一段,表現其生動的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