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戲》教材跟蹤練習題
一、閱讀題(中考題 北京 1997年 8分)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輕松了,身體也似乎舒展到說不出的大。一出門,便望見月下的平橋內泊著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雙喜拔前篙,阿發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艙中,較大的聚在船尾。母親送出來吩咐“要小心”的時候,我們已經點開船,在橋石上一磕,退后幾尺,即又上前出了橋。于是架起兩支櫓,一支兩人,一里一換,有說笑的,有嚷的,夾著潺潺的船頭激水的聲音,在左右都是碧綠的豆麥田地的河流中,飛一般徑向趙莊前進了。兩岸的豆麥和河底的水草所發散出來的清香,夾雜在水氣中撲面的吹來;月色便朦朧在這水氣里。淡黑的起伏的連山,仿佛是踴躍的鐵的獸脊似的,都遠遠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卻還以為船慢。他們換了四回手,漸望見依稀的趙莊,而且似乎聽到歌吹了,還有幾點火,料想便是戲臺,但或者也許是漁火。那聲音大概是橫笛,宛轉,悠揚,使我的心也沉靜,然而又自失起來,覺得要和他彌散在含著豆麥蘊藻之香的夜氣里。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漁火,我才記得先前望見的也不是趙莊。那是正對船頭的一叢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經去游玩過,還看見破的石馬倒在地下,一個石羊蹲著在草里呢。過了那林,船便彎進了*港,于是趙莊便真在眼前了。1.第二段中加粗的“跑”與第一段的哪個詞相呼應?這兩個詞都寫出了什么樣的情形?________2.對上文內容理解正確的是哪兩項?請將答案的字母填在括號內。a.第一段第3句的“點”、“磕”、“退后”、“上前”等詞生動地表現了少年們駕船技術的熟練。b.上文有三處寫到豆麥,都是為了說明夜氣里清香的來源。c.第三段中的“他”指的是“那聲音”,“那聲音”指的是第二段中的“歌吹”。d.作者在第四段中用“果然是漁火”、“也不是趙莊”澄清了第二段所寫的“漸望見依稀的趙莊”、“料想便是戲臺”的猜測,表現了作者嚴肅認真的寫作態度。答( )3.從第一、二、三段中各找出一處直接寫“我”心理活動的語句,用“~~~~”標出;然后分別從括號里選出能恰當概括“我”的心理活動的詞語填在橫線上。第一段________(活潑 輕松)第二段________(急切 焦慮)第三段________(惘然 陶醉)4.對上文大意概括恰當的是哪一項?請將序號填在括號內。a.去趙莊看社戲途中的情景。b.去趙莊看社戲途中的景物描寫。c.去趙莊看社戲途中“我”的心理活動。d.去趙莊看社戲途中“我”的見聞和感受。答( )二、閱讀下文,回答問題[n 10 五]公共汽車上,人真擠。臉口憋得實在夠嗆,冷不防還有人使勁擠撞著,我只好抬起頭吐口長氣。不想有一只手正伸向了一位旅客的口袋。那手輕輕進去,又輕輕地夾出一個錢包來。我呆住了,曾經受損的靈魂提醒我:不能放過他。以前我因這進了勞教所,今天也該讓他去“先臨光臨”了。我沖上去,抓住了那只手。誰知那只手用力地抽了回去,只有錢包留在了我的手中……人群騷動起來了,“好啊,你偷我的錢包!”錢包的主人立即朝我尖叫起來,劈手奪走錢包。“噢!是他呀,以前也干過這類臟活兒,還上過勞教所。”有熟人認出了我。“我,我不是,是那個……”辯白聲遠遠低于眾人的指責聲,最后連我自己也聽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