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壺口與龍門》教案及練習
《壺口與龍門》單元知識概要二. 教學目標
(一)語文基礎知識目標
1. 生字
驟然zhòu 鉗制qián 廝打sī 瀑布pù 疏忽shū
2. 應掌握的多音多義字
3. 詞語
峽谷:河流經過的深而狹窄的山谷,兩旁有峭壁。
險要:(地勢)險峻而處于要沖。
磅礴:(氣勢)盛大。
神往:心里向往。
沖刷:水流沖擊,使土石流失或剝蝕。
驟然:突然;忽然。
瀑布:從山壁上或河身突然降落的地方流下的水,遠看好像掛著的白布。
河谷:河流兩岸之間低于地平面的部分,包括河床和兩邊的坡地。
五光十色:形容色彩鮮艷,式樣繁多。
交相輝映:(各種光亮、彩色等)相互映照。
分外:超過平常;特別。
交游:<書>結交朋友。
懸崖峭壁:高聳陡峭的山崖、石壁。形容山勢險峻。
廝打:互相扭打。
咆哮:形容水流的奔騰轟鳴。
渡口:有船或筏子擺渡的地方。
要道:重要的道路。
一剎那:極短的時間。注意“剎那”常跟“間”連用,“一剎那”經常單用。“剎”這里不讀shà,不要誤寫作“霎”。
疏忽:粗心大意;忽略。
艱險:困難和危險。
鐵索橋:以鐵索為主要承重構建的橋,橋面鋪設或懸吊在鐵索上。
天險:天然的險要地方。
鋼筋混凝土:用鋼筋做骨架的混凝土。
吊橋:在河上、山谷等處架起兩根鋼索,然后用很多鐵條把橋面吊在鋼索上,用這種方式造成的橋梁叫吊橋。也叫懸索橋。
壯觀:景象雄偉。
(二)閱讀能力目標
1. 理解詞語在上下文中的含義和作用,揣摩精彩的詞語、句子和段落,并作適當的摘錄。
2. 學會觀察,完成一篇寫景狀物的作文,力求抓住特征,寫得具體,寫得真切。
(三)寫作能力目標
理解景物的細致描寫與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完美地結合即情景交融的寫作方法。
(四)思想教育
理解教學設計>文章抒發著中華兒女對江河的無限深情。
三. 教師建議
這是這個單元的最后一篇。這篇和前面的教學設計>文章相比,有什么不同? 這是一個看來很簡單的問題,但是又是一個不可忽略的問題。 前面的教學設計>文章都帶有文學性,也就是都以作者獨特的、與眾不同的感情為生命;而這一篇卻基本上不屬于文學性教學設計>文章,它的特點,就是盡可能排除作者個人的,與眾不同的情感。這樣的文體是說明性的,它要求客觀。比如,教學設計>文章一開頭,說:“壺口至龍門,這一段河谷長達60公里。”第二段還說:河口的峽谷谷底寬約250米到300米,岸高150米,河底的深槽為30米到50米。飛瀉的大瀑布15米到20米。這么多統計數字,從文學性的描述來說,是很枯燥的,和文學性要求的感情色彩是不相容的。比如,在《黃河頌》中,光未然說,黃河之水,流向東南,驚濤澎湃,“掀起萬丈狂瀾”。一萬丈是多少,三萬三千三百三十三米。世界上沒有么高的瀑布。這不是不科學嗎?文學和科學,有不同的規律,文學形象因為帶上感情色彩,對象就變形了,變質了。余光中說:當我死時,將葬在長江與黃河之間,要把整個大陸當作眠床。這怎么可能?因為,這是文學,是詩,而詩又是文學中的文學,是一種情感的想象,不過是強調:生不能回到祖國,死也要埋葬于故土,整個祖國的版圖都是他的歸屬,而他也屬于整個祖國的版圖。在詩歌里,數字是情感的表現,是不能當真的。而科學性的說明性教學設計>文章里,數據必須是科學的,精密的,是馬虎不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