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壺口與龍門》教案及練習
4. 就“詞句品味、積累”第1題,辨析一下如果將“濁浪排空”改為“巨浪排空”,把“膽驚心悸”改為“膽顫心驚”,是否更好?品味第2題中“安詳”用于筏子,有什么樣的意味,為什么?
《詩歌三首》 《運河與揚子江》 《江之歌》 《壺口與龍門》
本單元“比較•探究”的篇目,一類是詩歌,一類是散文,都富有感性和抒情的鮮明特點。重點訓練誦讀,盡可能讀出自己的感受,在充分感悟的基礎上圍繞“練習•探究”和“品味•積累”所提示的內容進行比較。比較的結果應更有助于領會詩文的思想感情。要避免為比較而比較,為探究而探究。
1. 復習時要求將詩歌至少誦讀三遍。要求注意語速節奏和重音。
2. 分別獨誦和齊誦《黃河頌》和《長江之歌》。可結合“練習•探究”一、二進行。
3. 朗讀《當我死時》,注意句群之間的停頓與過渡,即避免將一行作一句讀。就詩句問疑。感受、了解詩歌獨特的意境和表現手法。
4. 復習《一條大河》時,思考:(1)教學設計>文章開頭寫在大院里看電影有沒有必要?(2)抒寫對《我的祖國》(“一條大河”)這首歌曲的無限鐘情,作者的記敘和描寫有多少層次?你最欣賞的是其中哪一“層次”?為什么?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9、10、11三個自然段。 (4)找來《我的祖國》的唱片,聽兩遍,感受其中美的旋律和韻致。
5. 書面完成“品味•積累”中的2、4兩道題。
【模擬試題】(答題時間:120分鐘)
單元驗收
一. 積累與運用。(25分)
1. 請用工整的漢字抄寫下面語段。(2分)
水呵,風呵,玫瑰色的曙天呵,我們一起來歌唱我們這個時代和我們的祖國的贊歌。
2. 根據拼音寫出漢字。(2分)
膽驚心jì 萬丈狂lán
風cǎi qiè 意
3. 結合語境解釋句子中加點的詞語。(4分)
(1)想望透黑夜看中國的黎明,用十七年未饜中國的眼睛,饕餮地圖,從西湖到太湖
到多鷓鴣的重慶。
(2)我想,那是祖國人民的無比的幸福生活,那是祖國人民對于未來的燦爛的理想,祖國人民奔赴未來的壯志。
4. 體會下面兩組抒情方式的特點。(3分)
(1)哦,長江。
(2)啊!黃河!
5. 潤揚大橋開通了。作為某校的一名小記者,如果你將就這件事分別采訪揚州市市長、旅游局局長,你想問一個什么問題?怎樣發問?請將你的問話寫出來。(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