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 燕
海 燕鄭振鐸
教學目標
(一)理解文中小燕子形象的意義,領會作者的思鄉之情。
(二)學習本文詠物抒情的表現手法。
(三)品味語言,并嘗試通過朗讀來再現文中的優美意境。
課時安排: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927年,國民黨反動派發動“四一二”政變,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迫害進步人士。鄭振鐸被迫遠走歐洲,于5月21日只身乘船前往法國巴黎。航行途中,作者放眼海天,發現了幾只在海面上勇敢地斜掠翻飛的海燕,勾起綿綿不絕的思鄉之情,于是寫成這篇詠物抒懷的散文。
(二)題解:
可先讓學生閱讀課文后所附的關于海燕的說明文字,了解相關知識。有條件的還可以展示一些圖片或音像資料,以增加學生對海燕的感性認識。
本文實際上并非僅僅寫了海燕,為什么要以“海燕”為題?這個問題可先行提出,但不必急于作答,留待學生基本掌握了文章的內容和主題后進行探討。
(三)初步閱讀課文,了解基本內容
1.學生自讀課文,對照注釋,并借助工具書,弄清文中生字和新詞的音、形、義。
(本文寫于20年代,遣詞用語與當代有一些差別,學生可能會發生一定的理解障礙,在學生質疑后,應作必要講解。)
2.請兩名學生分別朗讀課文前后兩部分,其他同學邊聽邊在書上勾畫描寫小燕子外形和動作的詞句。
3.根據課文內容填寫[思考與練習]一的表格,通過比較初步了解故鄉的小燕子和海上的小燕子的異同。
外 形 活動背景 飛 翔 憩 息
故鄉的小燕子 烏黑的羽毛
剪刀似的尾巴
勁俊輕快的翅膀 雋妙無比的春景 斜飛
雋逸地在湖面橫掠 閑散憩息于纖細的電線上
海上的小燕子 烏黑的小水禽 絕美的海天 雋逸從容地在海面斜掠 展開雙翼落在海面,隨波漂浮
從表中可以看出,故鄉的小燕子和海上的小燕子有許多相似點,外形俊美,飛行的姿態雋逸,盡管它們活動的具體環境不同,一個是在作者故鄉的田園湖面,一個是在遼闊無垠的海天之間,但都處在美麗的背景之上,這種相似引發了作者無限的遐思。
4.研究文章的結構特點,理清文章思路
通過填寫以上表格,還可以幫助學生迅速把握本文的結構特點。
全文共14小節,前后兩部分結構大體勻稱,都是寫景狀物在先,然后歸結到抒發“輕煙似的鄉愁”。由此可見,是“鄉愁”這種感情把故鄉的小燕子和海上的小燕子聯系在一起,“鄉愁”正是本文的感情線索。
(四)作業: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并背誦第一段和第八段。
2.抄寫詞語
輕飔 伶俐 曠亮 雋逸 粼粼 蕩漾 憩息 匾額
融融泄泄 憂戚 嘉賓 運命蹇劣
第二課時
(一)研讀課文第一部分
1.指名背誦課文第一段
2.找出段中能夠概括景物特點的語言
“雋妙無比的春景的圖畫”。
3.根據課文的描寫,用自己的語言說說這幅“春景圖”包含了哪些內容。
作者描寫了春風、春雨、春柳、春花、春草等各種春天特有的景物,并用“吹拂”、“灑落”、“舒眼”、“齊聚”等動詞寫出了春天到來,萬物充滿生機的過程。
4.在這爛漫無比的春天的背景上飛翔或憩息的小燕子,是一種怎樣的形象?
有光滑漂亮的羽毛,伶俐可愛,飛行的姿態雋秀飄逸,憩息于電線上時成為一幅有趣的圖畫,為春光平添許多生趣。小燕子和故鄉的人們之間形成了一種融融泄泄的親密關系,小燕子的來去會引發故鄉人們或憂戚、或舒懷的感情。人們喜愛小燕子,愿意讓小燕子自己家中安巢,人們甚至把自己的命運與小燕子是否光顧聯系起來。小燕子已經成為故鄉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