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稼先
(四)本部分以“我不能走”為標題,是不是太普通了?
(學情分析:這個問題主要是引導學生體會樸實無華的語言能夠蘊含更深刻的情感的道理。學生可能會有一定的困難,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結合這句話的背景,結合人物的主要精神品質來理解,就可以順利地破解。)
學生思考討論。明確:
“我不能走”,字眼是普通的,但對表現鄧稼先的品質,又是恰如其分的。普普通通的四個字,毫無渲染,卻震撼人心。原因何在?作為一個對事業、對祖國懷有高度的責任心和使命感的科學家,鄧稼先首先考慮到的不是個人的安危,而是事業,是工作。科學家的感人的品質,往往不是在鮮花叢中,不是在眾人的簇擁之中,而是在踏踏實實、兢兢業業的工作中,在默默無聞、鮮為人知的艱苦探索中。“我不能走”,恰恰是鄧稼先高貴品質在工作中的最質樸最真實的表現。同時,從這里也可以看出,凡事凡物,尤其是人,到了一定的境界,是并不需要華麗的辭藻來渲染的,它內在的光華自然會折射出五彩的光輝。這也是大智若愚、大言希聲、大巧若拙的道理。
五、朗讀第六部分。劃出你認為感受最深的句子,體會作者的深刻的內涵和深沉而強烈的感情。
(學情分析:在前面五個部分的閱讀理解的基礎上,學生很容易理解這一部分的評價。教師還要引導學生深入理解具體的語句所包含的內涵和感情。)
學生朗讀,思考。例句如:
(一)希望你在此沉痛的日子里多從長遠的歷史角度去看稼先和你的一生,只有真正永恒的才是有價值的。
這是富有哲理性的句子,有是富有感情的句子。鄧稼先的一生,是為祖國的國防事業奉獻所有的一生,是光輝的一生。這樣的人生,必須站在歷史的高度,站在祖國事業的高度來評價。鄧稼先逝世了,但他的精神是不朽的,他的人生價值是永恒的。這里,飽含作者對鄧稼先的高度贊美。
(二)是的,如果稼先再次選擇他的途徑的話,他仍會走他已走過的道路。這是他的性格與品質。能這樣估價自己一生的人不多,我們應該為稼先慶幸!
第一句表現了鄧稼先對事業、對祖國的忠誠和執著的性格和品質,這是令人肅然起敬的。第三句把鄧稼先與一般人進行比較,突出了他的難能可貴。“這樣”指對人生途徑的正確的、不悔不移的選擇。
六.總結課文。
(一)深沉的愛國主義感情。
本文既不是一般的記敘文,也不是一般的人物評傳,而是以民族文化歷史為背景,以民族情結、私人友愛為基調,用平實質樸的語言敘寫一個淳樸謙遜的科學工作者奮斗歷程的寫人散文。文中插入了古文、歌詞等內容,抒發了對鄧稼先的贊頌之情。本文作為一篇寫人散文,可以說形式是自由的,而主題是集中的,那就是有了中華文化,就能孕育像鄧稼先這樣的優秀兒女,也正是因為有了鄧稼先一類的杰出人物,我們的民族才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通篇飽含著愛國主義感情。
(二)寫作特色。
1.樸實無華、平白流暢的語言風格,各種表達方式和對比引用等修辭交錯使用,使文章蘊含了深厚的情感,極富表現力和感染力。
2.作者主題式的小標題的寫法,多角度多側面地展示了人物的性格和優秀品質,六個部分各有各的重點,同時又連成一個整體。
七、布置作業。
完成《伴你學語文》中的本課練習。
附: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