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七年級下冊語文病句修改專項導練復習資料全套
4. 提供原句和仿句的開頭或結尾,要求仿寫出與原句大致相同的句子。
(1)“畫兒?不,不是畫。有誰在哪幅畫里能聽見那潺潺的流水聲,能聞到那泥土和野草的芳香呢?” ?__ ____?
(2)①悲觀者說,希望是地平線,就算看得見,也永遠走不到;樂觀者說,希望是_______________。
②樂觀者說,風是帆的伙伴,能把你送到勝利的彼岸;悲觀者說,風是__________________
(3)仿照“勇敢是把利刃,可以斬落對手,自大也是一把利刃,卻只能割傷自己”完成下邊句子:____________是一把利刃,可以____________,也是一把利刃,可以____________。
5. 對聯的形式。對出另一句的過程,實際上也是仿寫句子的過程,只是對聯本身還有音韻和平仄的要求,比一般的仿句練習難度更高。
①上聯:讀好書樂趣無窮
下聯:_________ ___。
②上聯:________ ____
下聯:學子論古今。
③上聯:站起來當傘,給群眾遮風擋雨;
下聯: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表現領導干部為人民服務的態度。)
仿寫句子,看似簡單,但總有部分學生寫出的句子不符要求。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是,學生并沒有將例句真正地分析清楚。其實仿寫句子,一定要看清題目的思考點。因此,仿寫的思路是:
先分析例句,即分析例句的句式,分句間內容上的關系,修辭手法的運用等等;新課標第一網
再以例句為參照,進行模仿。下面略舉幾例加以說明。
例一:模仿給出的句子,以“我喜歡”開頭,再造兩個句子,使整個句式形成排比。
我喜歡婉約中透出英氣的李清照,雖是“人比黃花瘦”,也高歌“不肯過江東”的項羽;
〖分析〗第一分句與第二、三分句構成解說關系,第二和第三分句構成轉折關系。第二分句中的 “人比黃花瘦”,第三分句中的 “不肯過江東”分別照應第一分句中的“婉約”和“英氣”。
〖參考答案〗我喜歡意氣豪邁又沉郁冷峭的陸游,雖只能“夜闌臥聽風吹雨”,但“位卑未敢忘憂國”才是他的初衷;我喜歡嫉惡如仇又心懷柔腸的魯迅,雖多是“橫眉冷對千夫指”,但也有“憐子如何不丈夫”的柔情。
例二:仿照下面的句式,以“只有”開頭,寫一結構與之相似的復句。
只有波濤澎湃的大海,才能創造出沙灘的光潔與柔軟;而平靜的湖邊,只好讓污泥環繞。
〖分析〗這是一個并列關系復句,分號前后的句意構成對比關系,畫面迥異。而且大海“沙灘”的“光潔柔軟”和“湖邊”的“污泥環繞”在意義上構成“大”與“小”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