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羚飛渡教學案
溫馨提示:體型大小如山羊,但無胡須。體長110~130厘米,肩高70厘米左右,體重40~50千克。在我國分布于東北、華北、西北、華南及西南諸省區 生活于山地森林中,單獨或成小群生活。多在早晨和黃昏覓食活動,一般在固定的范圍內。極善于跳躍、攀登,在懸崖絕壁和深山幽谷之間奔走如履平川,即使縱身跳下10余米高的深澗也安然無恙。雌獸的懷孕期為6~8個月左右,每胎產1仔,有時產2仔。哺乳期為2個月。1.5~2歲時性成熟。壽命為15~17年。由于亂捕濫獵,斑羚的數量日趨下降。
一、 預習導學
1、 聽寫生字、生詞。
2、復述課文內容(重點是飛渡的過程)
二、學習研討
(一) 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看不看動物世界?
生;
師:今天,老師就給同學們講一個動物世界的故事。這個故事發生在西藏,一天,一只肥碩的藏羚羊被獵人發現了。奇怪的是他并沒有逃跑,只是用乞求的眼神望著獵人,然后沖著獵人前行兩步,兩條前腿一彎,撲通跪下了。與此同時,兩行長淚從他的眼中流了出來。獵人呢,并沒有被他的憐憫所打動。槍聲響起,藏羚羊應聲倒地,到最后仍是跪拜的姿勢,兩行淚跡仍然清晰的流著。
同學們,請同學們猜猜看,藏羚羊為什么下跪,是怕死嗎?
不是
師:隨著獵人對他的開膛扒皮,一切便真相大白了,。原來,在這只藏羚羊的肚子里,靜靜地臥著一只小藏羚羊。他已經成形了。顯然,藏羚羊之所以彎下笨重的身體給獵人下跪,是在祈求獵人保全自己孩子的一條性命啊???
師;我被這慈母的跪拜深深地震撼了。可見,在動物的世界里,
也充滿了濃濃的親情與厚意。
師:今天,我么么要學習的這篇文章《斑羚飛渡》,再一次將這動物世界中感人肺腑的一幕呈獻給大家。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動人的故事。
(二) 檢查預習情況
1、聽寫生字詞
2、復述課文內容(重點強調怎么飛渡過去的,學生復述完以后,賞析flash,電腦演示飛渡的全過程)
師:剛才我們欣賞了斑羚飛渡的悲壯美,課文中的第幾段把斑羚飛渡的過程寫的最具體?是不是課文中的第九段?(這樣悲壯的一幕,作者是怎樣把他寫的生動、真實、感人呢?)我們一塊來賞析這一段。(課文中的第九段之所以把斑羚飛渡的悲壯美寫的如此)
(三)質疑,交流,探討課文第九段。
1.找出主要的動詞。找出運用修辭的句子。
2、有感情的朗讀這一自然段。
師;這些動詞那你寫得好,不用這些動詞或者換掉好不好。
生:不能。
師:對,這些動詞能夠把斑羚飛渡的過程具體而又生動。那么再讀這些動詞的時候應該怎么樣?(生:重讀)
師;誰愿意來讀一下,突然,半大的斑羚朝前飛奔起來,----------等于是一前一后,一高一低。
教師評價學生朗讀的內容
師:又寫了哪些比喻句呢?
生:讀出比喻句。
第一個:半大斑羚的四只蹄子在老斑羚寬闊結實的背上猛蹬了一下,就像他在一塊跳板上,他在空中再度起跳,下墜的身體奇跡般的再度升高。老斑羚就像燃料已燒完了的火箭殘殼,自動脫離宇宙飛船,不,比火箭殘殼更悲慘,在半大斑羚的猛力踢蹬下,它像只突然斷翅的鳥筆直墜落下去。這一句把老斑羚比喻成了火箭殘殼,比喻成了筆直墜落的鳥。我覺得很好,也很容易理解。火箭殘殼的作用就是把衛星或者飛船送入太空的,把老斑羚比喻成火箭殘殼,就是贊揚了老斑羚的精神,把生的希望留給了小斑羚,把死留給了自己,寧愿粉身碎骨。再就是把老斑羚比喻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