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短文兩篇教案
第二層(從“再后一水閣”至“頹然碧窈”),寫水閣和四周的景色及感受。
[再后一水閣,長如艇子,跨小河,四圍灌木蒙叢,禽烏啾唧,如深山茂林。坐其中,頹然碧窈。]
再向后,有一座水閣,長長的,形狀像小船。這座閣子橫跨在小河上,閣子的四周,矮小的灌木覆蓋叢生,鳥兒在這里嘰嘰喳喳,好像在深山密林之中,人們坐在閣子里,這里的境界給人舒坦、碧綠、幽深之感。
閣:我國古代的一種建筑物,供游息、遠眺、供佛或藏書之用。閣的平面呈方形、長方形或多邊形等,一般四周設隔扇。艇子:小船。蒙叢:覆蓋,叢生。啾唧:細小而碎雜的聲音:頹然:柔順的樣子,文中是舒坦的意思。碧窈:碧綠幽遠。
這一層寫了狀如小船的水閣、小河、灌木叢、啼鳴的禽鳥等景物,動靜結合。這里空間有限,卻有著十分幽遠的意境,給人宛若置身山林的感覺。
第三層(從“瓜洲諸園亭”至篇末),說明瓜洲諸園亭俱以假山聞名的原因。
[瓜洲諸園亭,俱以假山顯,胎千石,娠于磊石之手,男女于琢磨搜剔之主人,至于園可無憾矣。]
瓜洲的許多園林亭榭,都是憑借假山而有名聲。這些假山在自然山石中懷胎,在堆砌山石的人手中孕育,在主人的精細構思中誕生,這樣的假山石安置園林之中就不會使人不滿意了。
諸:眾,各。俱:都。以:憑借。顯:顯揚,有名聲。胎:懷孕成胎,這里是形成雛形的意思。娠:妊娠,孕育。男女:動詞,生男生女,即生養孩子,即誕生。琢磨搜剔:指精心地構思。憾:心感不滿。
這里由于園說到了瓜洲眾多的園林亭榭,這些園林亭榭跟于園一樣,憑借巧奪天工的假山而聞名的,而假山是依據自然之山石而創作的。它“胎于石”,有了自然之山石為藍圖還不行,還要“磊石者”一雙巧手才能使它成為現實。所以說“娠于磊石之手”。“磊石者”手再巧還不行,
還要有主人的精心構思,主人精心構思了,假山就誕生了,就像孩子出生或男或女一樣。這種假山或雄偉,或秀麗。這一層不僅寫出假山建筑的全過程,還贊頌了能工巧匠的一雙手和園林主人的高超的藝術陶思。
這篇短文,著重介紹于園磊石之奇及其建筑的幽遠意境.抒發作者游園的自然之趣的感受,贊頌了園林假山建造者高超的藝術造詣。
本文按照空間順序極有層次地來寫于園。文章按照由前而后門空間順序來寫,先寫前堂的石坡,石坡上的果子松、牡丹、芍藥,接著寫后廳的池塘,池塘中的奇峰絕壑,再寫臥房檻外盤旋而下的溝壑。最后寫園后水閣、小河、灌木、禽鳥。這樣一步步寫來,層次井然。
這篇園林小品,抓住于園山石和建筑的特征,營造了富有詩意的意境。寫于園磊石之奇,前堂是石坡,上植松,沿坡植花草,不留空隙,突出了意境之“實”。后廳旁一泓池水,池中建假山,池面浮蓮花,由下往上看,藍天、碧水、紅荷、奇峰.組合一種空靈的意境。而臥房后的溝壑,狀如螺螄,盤旋而下,意境幽陰深邃。園后水閣一帶,幽與綠是基調,這里有小河、灌木叢、鳴禽,意境幽遠,使人仿佛置身于深山茂林之中。這篇小品,清新空靈,兼雅趣與諧趣于一身。
本文的語言特色是雅語、俗語兼用,十分傳神,極有表現力。如“四圍灌木蒙叢”中的“蒙叢”一詞,就寫出灌木叢生覆蓋地面的狀態。又如“一壑旋下如螺螄纏”這一通俗的比喻,很形象地寫磊石而成的溝壑盤旋而下的形狀。特別是介紹假山建筑的過程.用懷胎、孕育、生孩子作比方,使用極其通俗的市并語言,但它極形象地寫出建筑假山的幾個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