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七年級下冊語文復習資料全套1
①倒裝句:孰為汝多知乎?(應“孰為汝知多乎”,謂語前置,起強調作用。) 誰說你知識淵博呢?
②省略句:日中如探湯。(應“日中如于之探于湯”;省略介詞和賓語;) 正午時像(把手)伸(向 )熱水。
③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去人)遠也。 (以:認為。 去:距離。)
譯:我認為太陽剛出來的時候距離人們要近一些,而到了中午的時候,就要距離人們遠一些。
④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譯:太陽剛出來的時候,人們感覺非常的清涼;到了中午,就好像<把手>伸<向>熱水一樣燙人;這難道不是因為近一點炎熱而遠一些清涼嗎?
說明文閱讀
[文體知識鏈接]
說明文以說明事物的形狀、性質、成因、能力等為特征,闡明事理、介紹知識等為主要內容,其說明對象往往就是某一事物(事理)或事物(事理)的某一方面。
說明語言 :準確,周密,簡明;平實\生動
說明文分類 ——
根據說明對象不同來分:
事理說明文--事理說明文旨在講明事因、物因;事物說明文--事物說明文旨在介紹某一事物的形體特征。
根據表達方式和寫作目的分 :1、實用性說明文 --如說明書之類。2、科學小品文--主要以介紹科學技術知識為內容。 3、平實性說明文--語言平實。3、文藝性說明文--語言生動。
考點、自學方法點擊
說明文閱讀的復習,應著重解決以下幾個問題:
1.說明文的一般特點:①內容的科學性;②結構的條理性;③語言的正確性。
2.說明文的類型:可以從兩個角度進行分類:從說明對象與說明目的的角度可分為事物說明文和事理說明文,從語言特色與表達方式的角度可分為一般性說明文和文藝性說明文。
3.說明對象及特征的分析:
說明對象 ,就是說明了什么。
說明對象的特征 ,也即說明中心,是指被說明事物(事理)區別于其他事物(事理)的獨特之處。
首先,從標題入手,有的標題直接標明對象,有的標題不僅標明對象而且顯示特征,也有的標題使用比喻等修辭手法。其次,從材料入手。再次,注意兩個問題:①對象有全文對象與段落對象之分。②特征有主要特征與次要特征之分。
4.說明方法及順序的辨析與分析
常用的說明方法主要有:列數字、舉例子、作比較、打比方、分類別、下定義、畫圖表、作詮釋、摹狀貌
下定義:有時為了突出事物的主要內容和主要問題,往往用簡明扼要的話給事物下定義,使讀者對被說明對象有個明確的概念。例如《統籌方法》一文中,作者運用了下定義的說明方法,給統籌方法下定義:“統籌方法,是一種安排工作進程的數學方法。”語言簡明、扼要、準確。
列數字(列數據):有時為了便于從數量上說明事物的特征,往往用一些數字來準確地、科學地加以說明。(數字是從數量上說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最精確、最科學、最又說服力的依據。)例如《死海不死》一文中說明死海的長、寬、深的文字。
作比較:為了說明某些抽象的或人們比較陌生的事物,用具體的或大家比較熟悉的事物進行比較,從而喚起讀者的想象,獲得一個深刻的印象,往往能增強說明事物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