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版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教學設計
(二)了解余光中
1 、學生根據所積累的資料,簡要地介紹。
2 、補充(媒體示)
(三)聽錄音,初讀課文
1、感受一下詩的感情基調和詩的朗讀節奏
2、生小聲朗讀,邊讀邊標出節奏和重音,師巡回指導有疑難的同學。
3 、請學生個別朗讀,要求有感情地朗讀并適當指導。
4 、齊讀
(四) 朗讀品味 解讀全詩
1 、 整體感知
你投入了怎樣的感情去朗讀?(這首詩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2 、品味探究
(1)詩人的這種感情是不是突發偶感?在詩人漫長的生活經歷中,那對故鄉綿綿的思念一直縈繞在詩人的心頭,這一點,可以從哪些詞語看出來?
(2)這種感情看得見嗎?這首詩借助什么樣的意象表達這份濃濃的思鄉之情?
3、再現畫面并在朗讀中體悟情感
(1)、教師用語言描述自己讀第一節詩后腦中出現的畫面。
(2)、學生輕讀,構思畫面(媒體音樂)
(3)、學生分組想象第一、二、三、四小節的畫面。師生共同點評。
(4)、 給想像的畫面取名,體會這些畫面所表達的情感。并且區別第四小節表達的情感跟前三節比有何不同?
(5)、請一生再次有感情地讀一讀或齊讀,體會詩歌的結構美和音韻美。
(五)、指導學生抓住線索 和意象,根據結構特點當堂記憶。
(六)、拓展,仿句
這首詩作者通過郵票、船票、墳墓、海峽寄托了濃濃的思鄉之情,其實除了這些事物外, 還有許多東西能觸動我們的心靈,引起我們的思鄉情緒。同學們結合自己的理解,用具體的事 物為"鄉愁"打個比方嗎? (適當穿插評,表揚)
(七)、歸納延伸:
今天我們一起體會了余光中先生的如煙似霧、如泣如訴、慷慨激昂、蕩氣回腸的鄉愁——家園之戀,故國之思,令人動容。學了這首詩后,同學們一定有許多感觸,現在你最想對誰說?最想說的是什么?(學生自主回答)
(八)、欣賞體驗
最后讓我們欣賞來欣賞由余光中作詞、羅大佑作曲演唱的抒情名曲《鄉愁四韻》,深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板書設計
小時侯(少年) 郵票(小)——母子深情
長大后(青年) 船票 (窄)——夫妻恩愛
后來(中年) 墳墓(矮)——生死悲痛
現在(老年) 海峽(淺)——思鄉哀愁
《我為少男少女們歌唱》教學設計
一、設計說明
《我為少男少女們歌唱》是一首廣為流傳的抒情詩,至今還給人很大的美感。教學時不必多講,背景資料的過多介紹也會限制學生的審美想象,阻礙審美意象的形成。所以干脆先不提供背景資料,而是引導學生在朗讀中體味詩意;抓住關鍵句,引導學生整體感知詩人在詩中表達的思想感情。這樣可以讓學生體會到文學跨越亙古的永恒魅力,或者說在老詩上品味出時代感。然后再讓學生獲得相關材料進行自主探究,最后希望通過片斷練習同構學生心理,塑造積極健康的人格,促進創新能力的發展。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朗讀全詩,理解詩人對新生活的歌贊與熱愛。
2.品味樸素、清新、優美、明快的語言,領會詩人豐富的想像與聯想。
◆過程與方法
探討詩歌所表達的情感,在誦讀中品味詩歌豐富的想像、精妙的修辭、樸實的語言。
◆情感態度價值觀
體會詩人熾烈的感情,培養學生奔放快樂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