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課《秋天》導學、例析、訓練立體教學案
(建議安排1課時)[學法導引]
《秋天》是著名現代詩人何其芳的作品。它以“秋”為線,描繪一組絢麗多彩的鄉村秋景圖,創設出一種既來自人世又遠離塵俗的清靜、清遠、清甜、清柔的“秋”的氛圍,表達了詩人對秋天的熱愛與贊美之情。
學習本詩,要先反復的有感情的誦讀,并在此基礎上品味詩的韻律美、節奏美,品味詩的細膩、精美的語言,仔細揣摩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的運用。另外,借助聯想、想像,體驗詩歌清麗的意象所營造的情境,從而領悟詩人由此傳達出的情感。
[典題例析]
例題:思考詩歌第一節“放下飽食過稻香的鐮刀”中的“飽食”一詞,如果換成“割過”一詞好嗎?為什么?
解析:本題考查對詩歌細膩、精美語言的理解,也考查對擬人的修辭手法的掌握。在解題時要注意結合上下文進行分析。另外,還要注意兩個詞的比較辨析,不可只談其中一個,這樣的答案不完整、不全面。
參考答案:不好。因為“飽食”二字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寫出了豐收之景,也反映了收獲者愉快的心情。而“割過”卻顯得平常化,沒有上述這些表達效果。
[課時訓練]
一、給下列加點字注音并解釋整個詞語。
1、肥碩( ) 2、棲息( )
3、寥闊( ) 4、枯涸( )
5、清洌( ) 6、夢寐( )
二、填空、簡答。
1、本詩作者 ,四川萬縣人。現代 、 ,代表詩集 等。
2、為什么說詩歌所描繪的是一幅鄉村秋景圖?
答: